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三國歷史新演義─評《三國之見龍卸甲》

《三國之見龍卸甲》海報在所有中國歷史演義作品裡面,沒有任何一部像《三國演義》這樣深入民心,除了三國故事傳唱久遠,許多著名橋段甚至已經化為文化的一部分。現代人對三國的熱情依然歷久不衰,伴隨著多媒體的發展,以三國故事為背景的動漫、遊戲、戲劇等幾乎年年都新作出現。單是 2008 年,就有兩部相關的華語大片:《赤壁》與《三國之見龍卸甲》上映,四月初搶先一步登場的,就是劉德華與 Maggie Q 主演的《三國之見龍卸甲》。

然而,進了戲院之後,觀眾可能才會發現,這部片子並不在刻劃冗長的三國歷史,甚至於乾脆架空了歷史,不但重新改寫了趙雲的事蹟,而且還加上了許多虛構的人物、應用了不甚精確的地理背景。大量改編可能會讓熟稔三國史(儘管大多數是出自演義稗官野史)的觀眾感到些許的不滿,但是其實拋開對歷史的成見,事實上這也不過是另一個羅貫中的嘗試罷了。《三國演義》種種移花接木、無中生有式的史地概念既然可以喧賓奪主的取代正史,成為廣大三國迷心中的三國史界樣貌,那麼《見龍卸甲》又未嘗不可作如是觀。

而在劇情的編寫上,由於限定了以常山趙子龍做為敘述的主角,時間上也限定在他在軍旅中嶄露頭角的英雄年少,以及悲壯的最後一役。因此比起演義來說,這部電影又多了幾分經營的氣力。《見龍卸甲》的劇本在主題的拿捏上是十分另人驚艷的,在趙子龍發跡與最後的一戰,都設定在鳳鳴山;當年血氣方剛,憑著無名小卒死不足惜的信念,勇闖曹操大軍的意氣風發,對照成名之後的老謀深算、步步為營,卻反而成為諸葛亮手下的棄子之將,窮途末路。這其中的強烈對比,加上從佛教借來的哲學思想,帶給三國歷史另一種值得思考的風貌。

可惜的是,在剪裁與運鏡上的諸多瑕疵,使得整個故事呈現了鬆散的結構。例如五虎大將的封賞過程就處理得節奏過緩,沒有戲份的馬超、黃忠出場對電影的表現毫無建樹,而電玩似的武器鏡頭特血更是不知所云,畫面美感與節奏都極為突兀;接下來透過羅平安的旁白串場,更是讓少年趙子龍好不容易掀起的高潮情緒,剎那間通通墜回谷底。兩個橋段之間銜接的失敗,使得前後沒有辦法一氣呵成,讓觀眾體會情緒的轉折;而在觀影情緒低落之餘,更難以忍受後半段較為深沉的感慨。對於一個具有創意的三國新野史來說,這種技術上的疏失影響了整部電影的價值,相當令人惋惜。

《三國之見龍卸甲》劇照:Maggie Q另外一個明顯有問題的地方,就是對趙子龍感情世界若有似無的鋪陳。古裝大片的劇本難免來段英雄美人的橋段,緩和一下肅殺之氣。在《見龍卸甲》裡也創造了一個無名的常山少女,與少年的趙子龍來了一段眉來眼去的純純愛戀。不過不曉得編導之間為什麼突然忘記了這段事情,以至於這段愛情後頭根本沒有任何交代。即使根據電影的內容,趙子龍到老皆未成家,至少花費了不少時間拍攝的紙燈,也可以拿出來做為激發情感的道具。電影中竟然什麼都沒有處理,以至於回來起來這個橋段變得毫無意義,徒然浪費時間與底片,這就是相當嚴重的問題了。

電影中的兩大主角,角色的表現上也呈現了兩極的情況。劉德華將趙子龍由年少演到老,他獨特的明星氣息加上近年來越來越寬廣的戲路,詮釋這個角色並沒有太大的困難。相對的,Maggie Q演出的曹嬰,就顯得比較死板,靠著冷酷的表情雖然很容易建立「寧我負天下人」的梟雄之態,但是過分依賴這樣表現的結果,反而讓這個角色失去了發揮的空間。這個問題對演員而言算是非戰之罪,畢竟對於曹嬰,無論從台詞、劇情來看,都不出單一的刻板印象。讓一個女將統率大軍,這算是對那個時代相當重大的顛覆,如果沒有特顯其女性角色的特殊之處,這樣的設定也變得重要性不明。

相較之下,洪金寶飾演不得志的眼紅小兵羅平安,就顯得有血有肉了。這個角色在片中大概是唯一的常人,比起趙子龍的誓死如歸、曹嬰的工於心計,羅平安口中胸懷大志卻無太多將才,見利忘義之時卻又因友情而產生掙扎,凡人的劣性與良善都在他的身上交織出現,讓這個角色有很大的表演空間。唯一值得挑剔的是,在身兼旁白說書人的時候,台詞過分文飾而不符合他的身分,但是這比較無損於演員的表現。

《三國之見龍卸甲》劇照:劉德華、洪金寶整體而言,《三國之見龍卸甲》在挑戰三國電影上,仍然算是有些建樹的。跳離了傳統忠孝節義、謀略算計的既有框架,不但將三國史引入個人情感的新層次,更注意到這段歷史的故事,可以做更大膽的剪裁改編,使它能了承擔負載哲學思考的重責大任。如果能夠強化故事的前後連貫性、在情節與鏡頭的增刪上更加的緊湊,那麼本片將會是難得一見的佳構。現今的表現則不甚令人滿意,不過倒是可以期待未來其他歷史演義的改編者,能夠因為此片的出現,開創出另一種以電影詮釋、再現歷史的風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