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五里霧裡的追緝─評《臥底》

直接說結論的話,《臥底》(Inside Man)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實驗意味濃厚的敘事方法、處處機鋒的銳利言詞、硬底子的演技紅星、深刻的人性寫照,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局。不過這些讚詞湊起來卻不能構成「好片」兩個字的結果,講起來真教人產生理性與感性之間嚴重的人格分裂。當然,用一個比較掉書袋的解釋來看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簡單說電影跟人一樣是個「有機體」,重點在整體營造的感覺而不是個別割裂的分析,就像你不能保證林志玲的臉型加侯佩岑的眼加舒淇的嘴加一大堆其他正妹的五官以後不會變成許純美或如花。但嚴格說起來這不算一個解套的理由,即便要引用這個策略來為自己的看法辯護,至少必須詳實陳述這些優點在統合成一部電影時哪裡出了問題才行。

想來想去,大概是人物心理表現的空間不夠,導致最後有一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像是在公車上聽到前座兩個婆婆媽媽談她們家鄰居的婚變八卦那樣,找不到一個情感投身的視角。

我這樣子講,看過本片的人可能會直覺聯想到茱蒂福斯特(Jodie Foster)飾演的政商掮客麥德琳魏特 (Madeliene White)。她的角色的確沒有得到應有的空間,至少我覺得這樣一個不顧黑白、只談利益,同時又精明幹練的角色,尤其實女性角色,應該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產生與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所飾演的費警探(Keith Frazier)對照的效果。無疑的,克里夫歐文(Clive Owen)飾演的搶匪道頓羅素(Dalton Russell)已經對應了費警探的談判心理技巧與正義感,並且擁有相當精彩的交鋒、對峙過程;相較之下麥德琳的圓滑手腕、權力慾望等等,雖然曾經一度與費警探交鋒,但是表述的時間太少,高來高去的台詞也有點讓人丈二金剛。不過,除去這個戲份本身受限的角色來講,其他角色的表現也不見得充足。像是道頓羅素這個角色,電影一開始少見的完全正面角度鏡頭就暗示了觀眾應該深入這個角色的內心,而之後的劇情意圖是用「羅素完全理解費警探想法」這個方式,來暗示這兩個角色心理層面有共同的特點。不過儘管如此,費警探花太多精力在展現他破案、鬥智、掌握心理的能力,缺少自身心理的審視與掙扎,一口氣讓兩個角色都變得扁平起來。

不過,若要用這個點來宣稱史派克李(Spike Lee) 的執導失敗似乎又有點太過份。因為這部片子整個基調上是顛覆掉類型片公式的,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去掉主角之間的刻劃很有可能也是某種技倆。我會這樣思考的原因在於中間不斷干擾的審訊情結,在觀影的過程裡,這些場次不斷打斷主線劇情前進的節奏,並且在後面推進劇情的效果也可有可無,或者說,有一定的功用但似乎不必那麼多場次。然而,這些小片段對與被審訊者的心理狀態描述卻非常用心而且成功,讓觀眾深刻體會其人格被侵犯的感受,甚至痛恨起訊問者的嘴臉與態度。那麼回頭看起來,也許弱化的主角正是為了突顯這些龍套角色而來,也許若有深意卻又口齒不清的主線劇情也只是為了強調這些支線的必要。對照劇中匪徒一再故弄玄虛的手段,這種懷疑也不能算是強為導演開脫吧!

從某種角度來看,導演也實在太聰明了,製造了一齣「完美」的大戲,跟劇中的搶案一樣完美,把一推喜歡偵破電影線索的蠢人(包括我)耍得團團轉,這個解釋也可能、那個解釋也可能,到最後想緝捕的對象還是逍遙在外,邊都沒摸著。是不是到了最後,一切對電影的不滿其實來自於對自身無能的掩飾?說真的我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可能承認。不管怎麼樣,費警探最後回家時志得意滿官運亨通(喔,還有老婆的「獎賞」),他爽得很;但是我是想輕鬆看看不懂,想深入思考又覺得被耍,所以我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