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投名狀》的文化負載

無疑的,陳可辛可怕的野心與執導能力,造就《投名狀》成為一部極具震撼力的華語電影。

即使早在預告片裡面,就已經預告了這部電影的史詩性格,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在大型的戰爭排場、激烈的情緒展現、迭宕的劇情起伏之外,陳可辛做到了許多中國大導演無法做到的事:將電影的文化內涵擴充到近於飽和的極限。在《投名狀》裡我們將不必忍受華麗鏡頭背後的空虛,不必失望於賣力表演下的索然。在原本民間傳說的「刺馬案」上頭,大筆添上了許多豐富的層次。

我說《投名狀》幾乎是拉了整部中國文化史來做為電影的構成元素。

「投名狀」的由來出自於《水滸傳》中林沖上梁山的情節,所以在龐青雲(李連杰飾)的倒敘裡,山字營的起頭人數恰好一百零八,這是陳可辛向《水滸傳》致上的敬意。不過在《水滸傳》中,眾家好漢在前頭有足夠的回數,可以扮演力抗貪官的英雄形象,而《投名狀》裡的山字營兄弟,終究只能展現宋江被招安後的悲劇。比起刺馬案中的馬新貽死於刺客張文祥之手,《投名狀》中的龐青雲卻是政治鬥爭下的犧牲者,更近於《水滸》的精神。


山字營由三人帶頭,難免令人聯想起《三國演義》裡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其中龐青雲與劉備的呼應最是貼切。雖然比起羅貫中筆下婦人之仁的劉玄德,龐青雲多了甚多殘忍的面目,但他既是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的悲劇英雄,又是能屈能伸、逢場作戲的箇中能手,如此比擬,確無不當。至於趙二虎(劉德華飾)和姜午陽(金城武飾)與關、張的性格對應並不密合,不宜強為作解,但是二虎在宴上所看的戲中戲,戲子臉譜倒也暗示了導演的確有此類比之意。

而在姜午陽刺殺龐青雲的高潮戲碼裡,姜午陽明知技不如人,卻在觀眾面前上演了一齣血淋淋的自虐劇碼。就算到了已被制服、反抗無望之際,仍要手握空刃,一刀一刀的向著龐青雲的胸口刺下,彷彿太史公〈刺客列傳〉裡的豫讓從古簡陳編裡走了出來。不同的地方是,豫讓執趙襄子衣「拔劍三躍而擊之」,是事敗身死、深仇難報的情況下,帶著幻想的勝利安心上路,而姜午陽尚有機會手刃仇人、見證他的殞命。只不過,這樣的情況是否能讓姜午陽在面對死亡的結局時感到快慰?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其他的小節尚有太多太多的典故:為了節省軍糧,殘殺蘇州四千降軍,這不過是秦趙長平之戰及其中國歷史上諸多翻版的魍魎;斬兵立威、以整軍紀,兩條人命或許可以與孫武刀下的吳王愛紀同病相憐;黎民百姓的流離失所對照廟堂高官的逸致閒情,《杜詩》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警句言猶在耳;龐青雲鬥倒何魁的過程極像楚漢相爭的翻板,而他被官場鬥倒的過程卻又是諷刺小說裡的萬年題材。

於是,在看《投名狀》的時候不要懷疑自己的情感為何如此脆弱,為何會因為一些虛幻的光影動容──你面對的是整個中華文化的積累,尤其實,中華文化中所有悲劇成份與黑暗層面的積累。面對這樣深厚的鉅作,別說故事主線製造的矛盾與衝突就已教人喘不過氣,連這些小小的元素都扣人心弦。

無論是血肉橫飛的武場也好、情感糾葛的文戲也好,無時無刻都會出現發人深省的一個動作、一個畫面。若要再思考主線劇情裡正義與利益、大義與小節、真愛與恩情等等大哉問的辯證,恐怕不止2007到2008,得需要更多更多的時間,才能建構出一套自己的哲學體系。所以,《投名狀》不但該看,還應該好好的看、仔細的看。除了像傻子般的入戲、讓自己的情感認同在龐、趙、姜之間飄移流轉之外,更需要冷眼旁觀,用一種全知的視角慢慢爬梳其中的寓意。

一部電影能夠達到這樣的內涵高度,我想稱之為華語電影中難得的史詩巨構,應該不算過譽了。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從異地到原鄉─評《練習曲》

楔子:冷漠的凝視


環島,談土地與人的情感,這種電影有時候讓人害怕。一旦一部電影的訴求淪為某地之美的時候,對這部電影的批評就必須無可奈何的打上許多的註解與括號,久而久之總不免讓人疑惑那種論述的局限性。我並不想否認電影可以充分反映導演對原鄉的關懷,但在抱持著這樣的神光來看待出自本國導演的作品時,必須更加謹慎的辨析這「反映」有多少出自電影本身提供的材料,而又有多少來自於自身情感的渲染。或者我這樣換句話說:如果脫離了對台灣的情感認同,這些景物美則美矣,有多少真正能喚起視聽者意識到,他們在看的是關於西太平洋上小小島嶼的闡述,而不是純粹當成一個美麗的、讓人冷漠凝視的對象?用這樣的角度去切入《練習曲》,可以發現更多不同的解讀。

當然,我無意否認《練習曲》對台灣土地的確投注了相當多的關懷,超越了僅止於記錄的層次。在導演陳懷恩的鏡頭裡,這塊土地呈現出的是一種破碎的安祥。破碎的原因是裡面有意無意、毫無掩飾的對許多尖銳的議題進行批判:吳念真談消坡塊和女工的勞資糾紛、許效舜講平浪橋的改建、海博館員工分析北火土地案的政治角力、環島者對海岸線的喟嘆;然而,儘管每一個小段落都有可能成為另一部電影的大議題,在《練習曲》裡我們卻必須與男主角東明相一樣,用一種平靜、沈默的方式走馬看花,倒不是因為電影內的七天六夜還是電影外的109分鐘太短暫,短暫得沒有佇足的可能,而是在創作時,導演已經否定了深入的舉動。電影對這些事件從來沒有一句多餘的追問,甚至有的時候彷彿以偷聽的方法取得訊息,讓極有可能被激起的義憤,都像太平洋的浪被岸邊的碎石與消坡塊打碎一樣,消失無蹤。

這些電影裡沒做的質問,都有機會觸動任何觀眾(包括我)內心、讓枯槁的思路重新抽芽,甚至轉化為行動的可能,但是我一直極為抗拒用這樣的立場,去對這部電影進行再書寫──因為一方面,好的電影是值得嘗試從更多方向進行意義開發的,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已是眾聲喧嘩中的共識,寫起來難免略嫌了無新意;二方面,這樣的切入角度極有可能離題成為社會議題立場的藉題發揮,模糊了電影的本質;三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抗拒這樣直覺的思考脈絡,反而更貼近電影想要表現的意義。

事實上,《練習曲》在建構鄉土情懷同時,卻也不斷地流露出一種異鄉情調,這才讓這部電影蘊含了更多神秘的力量。


空間:異鄉與原鄉


就算為了避開惱人亂象而對政治採取冷漠的應對,應該也能感受到近年以來,以「台灣」為主體的土地認同概念如何解構了對另一塊大陸的依戀。不過在同樣的思維下,更細微的土地切割概念也可以拿來解構「台灣」這個圖騰,畢竟這個島嶼小雖小,地方、族群之間仍難免因為生活經驗與觀點的不同,而不斷的進行種種蝸角之爭。如果以老家彰化、寄居高雄這樣的地域觀點來看,東明相的目光就不能以台灣為名成為在地的關懷,而變成陌生過客的驚鴻一瞥與偶然觀注。

我必須辯稱這樣的觀點並非為刻意標新玩弄的文字遊戲,畢竟在電影裡就默默地隱含了這樣的線索。在前文裡我已經略述了主角如何以疏離的眼光看待一切,然而這一點只能做為異鄉情調的旁證。但是,且讓我把旅程拉到北火前小吃攤內,海博館員工的對話,不管是冠冕堂皇的社區營造論還是獵奇式的奇聞異談,全被老闆在嗤之以鼻下暴露出外來者的本質,以及外地/在地的價值衝突,這就是再明顯也不過的證據了。於是我們再一一回味主角碰上的人們:從小出國的留學生、外國女人、外地前來尋景的劇組、兩批遊客、環島旅行者,全都不是當地的份子。其中擁有衝突的地方也不少,小留學生與母親的爭執、劇組導演與在地人充滿不信任與雞同鴨講的問路記、女工與台商老闆的對立,或者像外國女人稱讚台灣的山(因為她沒看過)之餘卻諷刺的選了水泥場做為留念背景。雖然沒有涵蓋整個故事,但是篇幅也已足以代表這部電影的另一層核心。

尤其「莎韻之鐘」的片段更讓我覺得有趣,莎韻的故事在台灣電影史上是一個不可磨滅的標記,但是在《練習曲》當中,既然沒有要向這部電影致敬的意味,導遊說的故事便在這個章節之前煞了車。其實後續的歷史對這部電影的觀察是有意義的,就讓我此多耗點筆墨把它說完吧!

在莎韻年輕美麗的生命香消玉隕之後,1943年由台灣總督府和日本松竹、滿映等電影公司合作,拍成了《沙鴦之鐘》(サヨンの鐘),並且在電影裡將沙鴦的故事改寫成淒美的愛國師生戀曲。女主角李香蘭與主題曲〈沙鴦之歌〉風靡全台,許多原住民青年甚至在看完電影之後,毅然加入「高砂義勇軍」,投入「大東亞聖戰」。這是為日本的皇民化運動與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宣傳、為了外來殖民者的利益而編造出來的故事,在一甲子以後重新被訴說時,時代的氛圍變了。〈沙鴦之歌〉在老婦人的口裡依然淒婉,聽故事的人不再擁有當年立刻加入高砂義勇軍的原民青年那種感動,也許未必理解其中的意涵;而看電影的觀眾對日本的統治,也可能抱持著不同政治陣營所持的、複雜而混亂的歷史觀。當最具歷史意義的那口鐘都被調了包,唯一不變的是那張從異地前來說故事的口。

在這樣強烈的異地感包圍下,可以想見主角一路上的沈默與疏離,除了聽障的原因之外,還有一份更深層的理由。可是,如果旅行的路途大部份都被這樣的異地情懷包圍,那麼當初離開的目的是什麼?真的有強烈到當「現在不做,以後永遠都不會做」時,會讓未來的自己懊悔不已嗎?


時間:最後的一天


在回答這樣的問題之前,有必要先離開一下空間的分割,先來觀察電影中對於時間的思考。我想每個觀眾都不免在電影要結束之前,被陳懷恩導演的回馬槍重重地打了一記,七天六夜的旅程,當所有人都習慣於順敘法的時間原則,跟著主角的行程來到終點時,突然發現略去的第一天不是因為無關劇情而被劇本省略,也不是因為其他原因被導演剪掉。最後出現的一天卻是第一天,時間順序的弔詭讓人不得不針對這個安排的目的特別做一番思考。

我當然可以在這裡提出時間問題的種種解讀,但是回到這個問題產生的根源時,竟又不禁啞然失笑──對於時間問題的震驚、思考、解答都來自於對這樣補敘手法的不習慣,而不習慣的原因是,在時間的概念上,我們已經習於「直線式」的觀感。東明相在旅程中一再反覆的說明他是從高雄出發的,在影像裡,我們也是到了尾聲才看見港都的夜景,卻未曾有任何突兀感。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主角在「環」島,起點就會是終點,最後一定會回到那念茲在茲的開始。儘管如此,我們很難去承認經歷七天六夜行程之後,主角可以回到第一天。潛藏在這樣的時間觀感下,似乎也悄悄的隱含了某種進步的思維,這段環島旅行的疲累該是讓主角成長、脫胎換骨的,該是讓他有更深體悟的。

畢竟《練習曲》是部講求寫實手法的劇情片,而不是科幻電影,我不可能提出過度的解釋證明第一天真的接在第七天的後面。但是現實的時間無法拼貼,剪接的時間卻可以、內心的時光探索也可以。整部《練習曲》最終介入的不是勞資糾紛、環保爭議還是社會文化的爭端,而是個人生命歷程的出走與回歸。所有的里程都必須回到原點,環島的壯志才算得上完成;同樣地,東明相抱著吉他要出走去做「練習」,結果是隨著旅程的遙遠,弦反而斷了,反而失去了正常彈奏的可能。就算塗鴉愛好者驕傲地宣稱只要技術了得,斷了弦也能彈,但彈奏得到底是調不成調的迷惘、是被人看穿與孤獨寂寞之間的徘徊。讓吉他弦得以永續的,是主角在爺爺家中看到出神的那張老照片,照片中的稚子抱著可能有他身材兩倍高的吉他,歡欣不已。

那是原初的、自我的快樂,是長大後的他抱著吉他不肯釋手的原因,是聽障人卻執迷音樂的理由。於是,環鳥旅行的空間感與電影中刻意倒回的時間感融為一體,精準地表現出出走與回歸的生命觀。我可以想像的是,做為一個畢業在即的學生,正面臨著另一道選擇的關卡,所以才更需要這樣的歷程來確認自我存在的意義。「現在不做,以後永遠都不會做」展現的是對時機的危機感,過了這個時機,很可能就沉淪於生活的鑽營,再也回不到初衷的赤誠。


結語:圓滿的音符


行文至此,在我的筆下電影已經徹底的與「土地認同」脫鈎,這固然解決了地域性的局限,但也有可能引發了更多的問題。比方說,在這樣的閱讀角度底下,那些被視為不重要的、對社會議題若有似無的反映,是否成為拖累電影的岔題因子?在我意圖形塑「放諸四海皆準」的思想價值時,是否反而降低了其藝術價值,將它淪為鬆散的結構?

我想《練習曲》的故事本身就造就它無可避免要被論及的缺失,也就是段落與段落的安排之間只有地域上的方向性,而缺乏故事之間內在理路的串連。如果台灣可以被割開來任意搬動拼湊成另一個島嶼,那麼這部電影的各段,除了高雄要放在最後之外,其他故事順序的調動對結構的影響相當有限。就算回歸土地認同的觀點,仍可以質問為什麼這一段要安排在這個地點,那一段要安排在那個地點。降低對土地的依賴,反而讓這樣鬆散的結構不被安排在觀照的焦點上。

然而難以否認的是,這部略為沉靜、缺乏高潮的電影能在台灣的票房開出紅盤,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著眼之處仍多半是感動於「台灣之美」的感觸上。做為一個可被任意解讀的文本,導演的「本意」終究不是個選片時的重要議題。以對於觀眾的影響力(即使是非創作者所預料的影響力)來說,《練習曲》的存在似乎為台灣社會找回了一分新的浪漫情懷:有些人模仿主角,安排了一段屬於自己的浪漫旅程;有些人在腦海的想像裡投注了被現實束縛住的自由幻想,獲得與永無休息的工作搏命下去的興奮劑;有些人大力贊許片中的社會議題探討,從而享受正義感與良心的滿足;而還有其他更多的人,他們發現了這裡無法一一羅列的心靈美景。

一首簡單的曲調能引發這麼多的迴響,我想已經夠圓滿了。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2007金馬餘波系列(二):遺珠與疑問

每一個獎項,「遺珠之憾」與「疑問的獎」總是少不了的,每個人的審美觀感不同,在這個個人價值突顯的年代,說兩句評審有眼無珠的咒罵,再私自頒個獎項、擬個名單,別太過份的話似乎也不是什麼天理不容的壞事。看來,要以金馬獎為題來瞎扯,這個題目應該是少不了的。但實際上,要不要寫這個題目讓我猶豫了許久。

我猶豫的第一個原因,是看片的問題。金馬獎跟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不同,奧斯卡金像獎規定是要當年在美國上映過(實際規則沒那麼簡單,在此簡化),而金馬獎則是要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這意味著金馬獎入圍的片子很可能除了金馬影展之外,根本還沒放映過。這對沒時間跑影展的人來說,等於很多時候看片單也只能憑直覺胡猜一通,在認識不清的情況下去評論遺珠或疑問,根本是胡說。

第二個原因,又是《色,戒》惹得禍,這片太強了,以致評論入圍名單問題毫無意義,絕大多數的片單都是陪榜用,大家心知肚明。在第一波入圍名單公布的時候,網友搶先發表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四項,我就加註了一句「這幾項看起來,除了最佳女主角,感覺好一面倒啊」。事實證明我鐵口直斷,最佳女主角新希望湯唯敗給老戲精陳沖,其他三項全給《色,戒》包辦。遇上這種對手,誰還要計較落榜邊緣的小事情啊!

不過,為了替一些電影爭取眼光,同時提醒大家一些片子不要被騙,在此還是勉強提供一些片單好了。

遺珠一:張靜初,《門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這部片子出在《無間道》之後,明顯有模擬的痕跡但又不到位,靠得就是張靜初/古天樂兩人撐起半邊天(劉德華雖然不少人看好,但說實在坤哥與琛哥一比,前者很明顯軟得過火,讓人懷疑他怎麼平安混到老的)張靜初把吸毒者的絕望、空虛演得絲絲入叩,若報名最佳女配角沒道理擠不下根本沒戲份可演的曾愷玹。網友很早就推測可能電影公司只報了女主角,那麼無論就第一波名單的湯唯、陳沖、李冰冰、余男,還是遞補余男的劉若英,都算是死亡之組,落馬真是遺珠。

遺珠二:練習曲(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我不曉得一部可以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可以創下今年國片賣座第二名的《練習曲》為什麼會在這個明顯要頒給自己人的獎項缺席,難不成沒有報名?這部片子當然結構上是鬆散了一些,但是如此不討好的拍攝手法,台北票房硬是逼近900萬新台幣,足見深得人心之處了。

疑問一:曾愷玹,《不能說的‧秘密》(最佳女配角)
理由在遺珠一有提,曾在這電影裡出場戲份不多加上角色超平,完全不知道靠什麼展現演技。

疑問二:游乃海,《跟蹤》(最佳導演)
這部片子的節奏前面最多只能算四平八穩,最後處理狗頭的情況又轉得太硬,游乃海不要說無法證明執導功力高於《太陽照常升起》的姜文,甚至還不如《門徒》的爾冬陞。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2007金馬餘波系列(一):《色,戒》的功與過(下)

道歉啟事
我本來以為這系列的文章可以寫得快一些,沒想到第一篇就越寫越長,寫到難以收尾,加上工作的忙碌,光系列一的下篇就拖了許久才草草定稿。雖然這系列的文章屬於隨想閒聊,價值不高,不過難免有些人不小心點錯、看了上半之後一直在敲碗等下集的。在此說聲抱歉,我富奸了(笑)。


要從新聞局獎金的問題來討論《色,戒》是否獨佔了太多資源是不公平的,畢竟獎金的應用本來就應該是獎勵的性質,而不是成為電影主要的資金來源。台灣的電影產業長期以來陷入一種畸形的生存法則當中,除了少數人脈或資源豐厚的電影人如朱延平以外,幾乎都是靠著新聞局的輔導金和各類獎金在當作拍片資金的來源。輔導金制度的問題已經在產、學界討論多年,題目恐怕有博士論文的廣度,這篇小隨筆並不打算處理。不管怎麼樣,靠開拍前先核定被獎助者的輔導金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國片拍攝時面臨的資源窘境,那麼用可遇不可求的獎金的分配來指稱新聞局資源分配不公,甚至說《色,戒》拿走太多資源是不合理的。

另一方面,《色,戒》固然奪去媒體大量目光,但這與該片的具有高成本(當然,這是與台灣國片相較)的製作規格和豐厚的宣傳預算相關。當然,李安的超人氣會讓媒體更熱、觀眾更熱,不過那些被李安名頭吸引才會關注台灣電影的人們,即便媒體開始大陣仗的為其他導演宣傳,恐怕也很難獲得他們趕潮流的熱情。

總而言之批評《色,戒》吸走太多資源本身只是種眼紅的現象,不足為信。至於談論貢獻,則需要跳脫單純的市場供需眼光,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觀察。當然,對國片生態略有理解的人都知道國片的體質嬴弱並非來自於一般藝術創作上的疏失(例如劇本、表演、攝影、音樂、美術等層面),而是產業結構的不健全以及市場資源的匱乏。或許因為如此,許多人急欲產官方面投入大量的資本支援來振興國片,甚至以韓國電影近來的掘起作為模範。然而,資本家不是笨蛋或善心人士,政府也不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對象,這兩者若是刻意的投入電影市場操作,或許能有一時的風光,但終究不是什麼長久之計。

李安在美國的成功,背後自有一整套體系的支持。這次被他賣老臉拉來台灣參加典禮的長期合作伙伴詹姆士‧夏慕斯(James Schamus)就是李安電影的幕後推手,電影能不能被美國人看懂、被市場接受,這位製片人在劇本修訂的過程中擔任重要的把關工作。至於像是特效、攝影、配樂等等各個層面,美國專業分工的電影相關產業也都能給與完善的支援。相較於台灣多半由導演一人包辦全部責任,一手編、導之外還要找資金、找工作人員、自己找宣傳管道、甚至像蔡明亮自己賣票,兩者的製作環境可謂天淵之別。

然而,期待一夕之間投入大量的資本來構成台灣新的電影工業是不切實際的,我想李安的成功有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就是提供一個模範,也許現階段有志投入電影工作的人員應該儘可能先到美國參與體制的運作,不管是不是如李安成為台面上顯赫的創作者,至少在觀念上能夠先從較為成熟的體系開始學起。

我們可以類比棒球界王建民的效應,過去台灣的球員對於出國奮鬥多少還有些不安定感,結果就留在國內接受土法煉鋼,以致技術成長趨緩。王建民的成功帶動了年輕球員赴美潮,無論是否能夠順利登上頂峰,最少接受了新的觀念,日後就有機會引入台灣(想想陳金鋒加入中職之後,帶來進攻模式的新思維)。媒體很愛炒作李、王兩位「台灣之光」的同鄉關係,而從這個層面看起來,兩人的確有那麼異曲同工的地方。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一個人的福音書─評《我是傳奇》

在《舊約》裡面,吃下善惡樹果實的人類先祖因為擁有了接近上帝的能力,因此帶著原罪離開伊甸園,直到新約時期,耶穌基督用血替人贖罪。

《我是傳奇》(I Am Legend)中表現出極虔誠基督教(案:本文所指為廣義的基督教,即包含天主教在內,承認《新約聖經》並據以為經典的諸多教派) 的信仰,這可不是只有讓羅伯奈佛(Robert Neville,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飾)一家人分別前來了一段完整的祈禱,或是讓安娜(Anna,Alice Braga 飾)大喇喇的與主角爭論信仰的存在與否而已。近年來保守的基督教會認為基因工程已經漸漸讓人擁有與上帝平起平坐的地位,因此竭力的在反對這座新的巴別塔;本片正好與這樣的思維一鼻子出氣,不但讓基因工程變成墮落的根源,最後還來了一齣寶血與犧牲的救贖橋段,箇中所展現的教會倫理觀不證自明。這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部片子既不像恐怖片、也不是動作片,而且在情感的描寫上處處充滿詭異的斷裂。


比方說,對於人類孤寂情感的描寫,在前半段的演繹的確駭人──看主角如何日復一日的進行著與平日無異的舉動,彷彿人與人之間依存性完全遭到否定。這個主題在安娜母子的出現後,我很驚喜於劇情給予它更多展演的空間而沒有落入俗套。羅伯對這對母子的出現抱持的先是戒心而非狂喜,甚至在培根與史瑞克的情節裡表現出一種被打擾的憤怒。這樣的描寫是極具深度的,表現出人的孤寂來自於本身內在的性格弱點,而非毁滅性的病毒事件。可惜的是,主角未在這樣的情境裡展現出性格的轉變,至少我們很難看出他是否懂得與人親近、是否理解了過去生活與行屍走肉?隨著電影情節轉入殭屍片的老調:殭屍的傾巢而出,一切疑問很快的被帶到尾聲,然後灰飛煙滅。羅伯奈佛成了傳奇英雄,但是對孤寂是既沒有成功救贖,也沒有失敗成仁──他根本沒有對於他的人際互動做出改變的努力。要做為這個層次的英雄,恐怕有些難度。

再從另一方面來講,人類與殭屍之間的互動,也是本片相當可發揮的關係。就人類本位來看,受病毒感染者無疑是退化的、野蠻的分子。電影裡大大嘲諷了這樣的觀察,讓殭屍會思考、會以牙還牙、具有強烈的社會組織,說不定比起不知如何與人相處的主角,這些殭屍反而是屬於被進化的那一方。而這樣的精彩主題在電影中卻也無暇去顧及,對於自身的誤解與判斷錯誤,羅伯奈佛直到最後都沒有任何反思的情節出現,甚至有大量的消滅殭屍的動作。這樣狂暴的毁滅卻不帶有任何更深層的理由,反而又淪落到殭屍該殺,人類萬歲的傳統結局。

這些不足,都是我們曾誤的假想導致的。正如我前文所說,套用教會的觀點來看這兩個支離破碎的劇情,那麼總算還有一些脈絡可尋。應該不難這樣聯想:把病毒的傳染比喻成天譴、把倖存的人類當成上帝的選民。原本排斥信仰,認為自己可以、應該處理事件的主角是迷途的羔羊,只有在相信以後,才猛然找到機會洗滌過去犯下的錯誤,而這個洗滌儀式的關鍵,用的又是「血」。於是,人與殭屍之間存在的殘酷鬥爭,就是基督徒口中天上屬靈的戰爭;而那深層的孤獨體驗,彷彿也回應了《新約》的教誨:「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7章13-14節)

好了,現在絕大多數的劇情都可以被這樣的觀點串接起來,在蓋棺論定之前,只剩下一個問題必須解決:片中的重要意象「蝴蝶」,是否也能夠在這樣的解讀框架下安然的存在?在西方藝術中,蝴蝶從入繭到破蛹的過程,常被用來當做生命、復活的象徵,而基督教也挪用了這樣的象徵,並且應用在耶穌復活這個主要的教義上。另一方面,宣誓入教的的受浸儀式,也被認為是人死去而後復活的模擬。如此看來,羅伯奈佛看到蝴蝶之後的頓悟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受洗與復活的過程。最有趣的是,電影裡最早提及蝴蝶的是主角的女兒,一個未知世事的孩子,正如馬可福音10章14節所言:「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教義的議題是否出自於原著小說,在此不敢妄斷;但從電影本身來看,卻是再明確也不過的。本片的導演法蘭斯羅倫斯(Francis Lawrence)上一部作品,非常巧妙的,也是談論基督教議題的《康斯坦汀:驅魔神探》(Constantine)。這似乎也可以為我這樣的解讀提供一個有力的旁證。無論如何,對於基督教的信仰接受與否暫且先拋到一邊的話,做為一部宣教片,《我是傳奇》的鋪陳依然讓人讚賞。除了在表面上進行膚淺的爭辯,在情節內也充分應用各種意象與暗喻,把較為深刻的復活觀包裝在其中,讓電影有了思想與情感的探索,而非單純的宗教宣傳,這一點是值得給予正面評價的。至於花了銀子想看恐怖片卻發現不夠驚悚、想看動作片覺得不夠刺激,這只能說是在電影行銷的高明騙術下,造就出來的天大誤會了。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2007金馬餘波系列(一):《色,戒》的功與過(上)

寫在前面


身為一個愛看片又愛寫字、愛寫字又不愛低調的電影痴,在金馬獎結束之後的第二天必然接到許多的關切的質問。「你對金馬獎有什麼感想?」面對這個問題我只能笑笑說聲抱歉,因為長時間的工作,今年金馬許多入圍片子我根本無法在影展期間去看,要談全面的評述何其可能。不過,為了答覆一下好友們的關切,我想還是在金馬盛事結束之後,寫幾篇小小的隨筆,當作對華語電影情感的紀錄。目前尚未有計劃寫多少篇,我儘可能把篇幅縮小,以近日內能夠寫完為原則。


不可諱言的,今年的金馬影展與《色,戒》的造勢大會比較可能相差無幾。儘管事前傳出眾家明星對金馬獎的意與闌珊,《色,戒》的主要角色中除了梁朝偉工作繁忙之外,湯唯、陳沖、王力宏都到了場,也都受邀成為頒獎人或表演者。若干配角都到了場,李安甚至賣老臉把長期合作的製片人詹姆斯‧夏慕斯(James Schamus)都拉了過來,也算給足了金馬獎面子。而金馬獎也讓眾望所歸的《色,戒》抱走7+1項大獎(7項一般獎項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1項特別獎),出現近年金馬難得一見的景象:一片襲捲大量獎項。

《色,戒》拿獎拿得實至名歸這是無庸致疑,但是這種現象也引發了一些不同的雜音。事實上,這種雜音不用等到金馬,早在9月威尼斯影展的期間,拿下國際影評人周的最佳影片的《最遙遠的距離》就透過林靖傑的開炮,暗諷了新聞局對《色,戒》錦上添花有餘,對其他弱勢國片雪中送炭不足。而另一方面,《不能說的‧秘密》搶先在《色,戒》之前開出國片難得票房紅盤,也讓許多愛好國片者認為此片得到的聚焦與肯定太少。《色,戒》對於台灣電影的功與過,難免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從《臥虎藏龍》時代,李安的華語片就背負著與台灣關係太少的原罪。李安拿的是美國資金、用的是中國演員、找得是美國團隊、拍得是非台灣土地的故事,除了李安本人以及他堅持在台灣開設的公司(為了讓出品地可以打上台灣)之外,似乎真的對台灣的電影工業幫助有限。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夠拿到龐大的資金、完善的技術,能夠拍出叫好叫座、兼顧藝術性與票房的台灣導演,除李安以外目前實在找不出第二人。

我無意去討論李安本人對於台灣的情感認同,這個問題無聊又無謂,而且以李安在國際影壇的地位,還對金馬獎如此重視,這個問題的答案已不證自明。不過李安的成就對於台灣電影是否有實際上的助益?還是只能視為少數個人的成就?有時難免讓人陷入一些困惑之中。擁李者常見的辯解是李安的電影能打開台灣電影在國際的能見度,這種說法實則需要加上重重的問號。一方面,在台灣被視為小眾電影的蔡明亮等導演在歐洲獲得的觀眾迴響也十分熱烈(甚至可以讓蔡導在台灣市場連連挫敗之餘,靠海外票房打平成本);另一方面,不可否認李安的片子的確並沒有反應到台灣相關的文化,固然可以用「格局放大,不要限於台灣情結」來為這種情形解套,但是這種說法不免流於一種大格局崇拜的迷思。局限地域的觀點,其價值不見得輸給強調共通的價值觀,這樣的解套方式難免有脫離討論主題的鄉愿疑慮。

更何況觀察《臥虎藏龍》與《色,戒》的在美評價,可以知道李安略為更向東方語彙靠攏的時候,美國市場,李安與其他台灣國際名導相較的強項,也立刻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如果李安真的要在電影當中置入台灣觀點的思考,能夠受到的觀注可能並不會超出其他導演甚多(也許國內票房會好一點就是了)。

李安私人決定捐助獎金這件事放下不提的話,我們好像不得不承認李安對台灣電影的貢獻可能象徵意義大過實質意義。那麼金馬獎的「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到底應該頒給象徵意義較大的神主牌李安,還是真正為台灣電影賺進人民幣的周杰倫,是否也連帶成為見仁見智的問題?延伸再談,《色,戒》的磁吸效應奪走了媒體的大量目光和金馬的關愛眼神,對於《不能說的‧秘密》、《最遙遠的距離》等正宗台灣電影是否反而造成一種戕害?這個問題,我想在下文做更多的思考。

未完待續...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第44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得獎統計:
色,戒:8項
不能說的‧秘密:3項
心中有鬼:2項
意:2項
導火線/戰‧鼓/最遙遠的距離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落葉歸根
C+偵探/太陽照常升起
以上各1項

得獎名單請點繼續閱讀或文章標題觀看全文

最佳女配角
 張鈞甯 /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邵美琪 / 跟蹤
◎范冰冰 / 心中有鬼
曾愷玹 / 不能說的‧秘密

最佳動作設計
 黃偉亮 / 軍雞
 李忠志 / 男兒本色
 董瑋 / 墨攻
◎甄子丹 / 導火線

最佳紀錄片
 草木戰役 / 劉吉雄(印花印象)
◎荷里活華人 / DeepFocus Productions, Inc.

最佳創作短片
 勾引 / 山水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飛越藍調 / 史明輝
 光之夏 / 國立臺藝大電影創作所 &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王承洋
 爸爸的手指頭 / 前景娛樂有限公司 & 楊士毅

最佳男配角
 吳京 / 男兒本色
 駱佳煒 / 意
◎梁家輝 / 戰‧鼓
 古天樂 / 門徒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頒獎
頒獎人:Mr.Andrei Plakhov & Noémie Leno & 范文芳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最佳美術設計
 黃美清/ 流浪神狗人
◎Anuson PINYOPOTJANEE / C+偵探
 Melinda DORING / 意
 朴若木 & 劉世運 / 色,戒

最佳造型設計
 宋曉濤 / 夜.明
 Kirsten VEYSEY & Cappi IRELAND / 意
 Moe KASIM & 余美璇 / 881
◎朴若木 & 呂鳳珊 / 色,戒

最佳音效
◎杜篤之 & 郭禮杞 & 湯湘竹 / 最遙遠的距離
 曾景祥 / 傷城
 Steve BURGESS & 何威 / 墨攻
 北京和聲創景音頻技術有限公司 / 導火綫

最佳剪輯
 陳芯宜 / 流浪神狗人
 David RICHARDSON / 跟蹤
◎張一凡 & 姜文 / 太陽照常升起
 Tim SQUYRES / 色,戒

終身成就紀念獎
◎楊德昌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小茉莉(出自:刺青)
  作詞:周美玲 & 林書宇 作曲:昆蟲白 演唱:楊丞琳
 天堂口(出自:天堂口)
  作詞:李焯雄 作曲:梁翹柏 演唱:舒淇
◎不能說的‧秘密(出自:不能說的‧秘密)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演唱:周杰倫
 小情歌(出自:6號出口)
  作詞:吳青峰 作曲:吳青峰 演唱:蘇打綠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褚鎮東 / 男兒本色
 Guy ZERAFA / 跟蹤
 Terdsak JANPAN & 周杰倫 / 不能說的‧秘密
◎Alexandre DESPLAT / 色,戒

最佳攝影
 楊渭漢 / 最遙遠的距離
 馮遠文 / 軍雞
◎李屏賓 / 心中有鬼
 Rodrigo PRIETO / 色,戒

最佳視覺效果
 楊志鴻 / 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
 馬文現 / 雙子神偷
 大腕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 貳號資訊工作室 / 穿牆人
◎黃宏達 & 黃宏顯 & 鄭耀明 & 賴俊羽 / 不能說的‧秘密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李安
 周杰倫
 鈕承澤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 紅豆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戰‧鼓 / 吉光電影有限公司 & 英皇電影(國際)有限公司
◎不能說的‧秘密 / 縱橫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最佳新演員
 彭于晏 / 基因決定我愛你
 駱佳煒 / 意
 鄭宜農 / 夏天的尾巴
◎湯唯 / 色,戒

最佳原著劇本
 溫雪瑩 & 陳慧琳 / 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
 陳芯宜 & 樓一安 / 流浪神狗人
◎Tony Ayres / 意
 爾冬陞 & 秦天南 & 龍文康 & 高新 / 門徒

最佳改編劇本
 橋本以蔵 & 司徒錦源 / 軍雞
 張之亮 / 墨攻
 述平 & 姜文 & 過士行 / 太陽照常升起
◎王蕙玲 & James Schamus/ 色,戒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 紅豆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落葉歸根 / 星皓娛樂有限公司 & 北京金強盛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意 / FILM FINANCE CORPORATION AUSTRALIA
 跟蹤 / 驕陽電影有限公司 &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色,戒 / 美國焦點影業 & 河流道娛樂事業 & 海上影業有限公司

最佳男主角
 葛米星 / 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
 趙本山 / 落葉歸根
 郭富城 / C+偵探
◎梁朝偉 / 色,戒

最佳女主角
◎陳沖 / 意
 李冰冰 / 雲水謠
 湯唯 / 色,戒
 劉若英 / 綁架

最佳導演
◎李安 / 色,戒
 游乃海 / 跟蹤
 姜文 / 太陽照常升起
 爾冬陞 / 門徒

最佳劇情片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 紅豆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落葉歸根 / 星皓娛樂有限公司 & 北京金強盛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意 / FILM FINANCE CORPORATION AUSTRALIA
◎色,戒 / 美國焦點影業 & 河流道娛樂事業 & 海上影業有限公司
 跟蹤 / 驕陽電影有限公司 &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髮膠明星夢》的傳承與背叛


要為《髮膠明星夢》(Hairspray)寫點什麼,讓我苦思了許久,塗塗改改的耗費了許多文字。做為一部歌舞片,它的表現十分讓人驚艷。從開場〈Good Morning Baltimore〉就已經讓人愛不釋手,〈Ladies Choice〉和〈You Can't Stop the Beat〉等配合大型歌舞,更讓人有種想站起來跟著音樂一同搖擺的衝動。然而這些東西卻是文字處理上較無力的部份。我既無法引經據典的考證音樂與歌舞的派別譜系與流變,也沒有辦法一一剖析其中引人喜愛的原由,只能以讚嘆的口吻鼓吹每一個人自己進場看看。

但是作為一部討喜的電影,我相信除了歌舞之外,《髮膠明星夢》還有很多十分有趣的因素在其中,所以如果到此為止你還想看下去,那麼請原諒我的離題。以下會用一些筆墨在談論劇情與人物的部份,至於電影最精彩的地方──還是請大家自行進戲院體會。

《髮膠明星夢》的故事主軸其實對於當下社會來說,或許有些代溝存在,畢竟這是個1988年就編寫出來的故事,而且寫的是60年代的社會氛圍。劇中的二元設定相當明顯,而且一派進步史觀天真得無可救藥,在克里斯多夫華肯(Christopher Walken)的台詞裡面,或許也有消遣這種觀點的意味。資本主義宣稱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機會,現在已經證實是種美麗的謊言,不過夢還是要做、希望還是要從潘朵拉的盒子裡逸出來撫慰人間。

不管怎麼樣,《髮膠明星夢》在胖/瘦、黑/白、規矩/不規矩的立場上,很明顯地站在屬於反叛的一方。所以妮姬布朗斯基(Nikki Blonsky)可以用崔西(Tracy Turnblad)的形象贏得帥哥的心,還能在戲裡戲外都佔據當紅主角的席位;而大美寶(Motormouth Maybelle)昆恩拉提法(Queen Latifah)率領著抗議對伍的時候,也獲得了極為同情、英雄式的鏡位。相較之下,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與布萊特妮史諾(Brittany Snow)這對螢幕中的母子雖無「醜」態,卻是處處「丑」態,最後被「好人」們收拾的時候還得看他們在眼前狂歡,若站在同情的立場來看待,那還真是情何以堪。



但是這個故事裡卻不是只有反叛而已,當中也有一些「傳承」的意味──好比說四個主要角色的家庭,都一板一眼的去對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種簡單的概念:崔西的媽該是胖的,所以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得頂上超過15公斤的人造肥肉才能飾演艾德娜(Edna Turnblad);安柏(Amber Von Tussle)和她的母親都是金髮洋娃娃,酸人的嘴臉一致;亞曼達拜恩(Amanda Bynes)飾演的潘妮(Penny Pingleton)雖然是媽媽(Prudy Pingleton,Allison Janney飾)眼中的壞孩子,但是兩個人的打扮也都具有相近的樸實風格;而黑人一家,都被塑造成天生的舞者。

除了外在的條件以外,在思想上也是呈現這種一致性,比方說艾德娜雖然一開始呈現保守的性質,不過慢慢地被激發了悶騷的性格後,其實也與崔西的個性不相上下;而反派的母女自然不待多言,單一而保守的審美角度一脈相傳。唯一在搞家庭革命的只剩下潘妮和她的母親,也因此讓擦電視的動作變得格外有力度;然而,即使如此,這個背叛的過程也捨去了當面承認的尷尬,畢竟仍是輕輕處理掉了。所以,崔西可以很自在的說「你們為什麼不上街抗議呢?」,或許是因為拳頭對外的時候總是比較容易出去。《髮膠明星夢》所表現的時代能這麼令人開心、振奮,跟這種和諧性不無關聯。


實際上不管是歌舞片還是現場節目,都是在這種既衝突而又和諧的狀態下維持表面華麗的平衡。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尚可以觀察到主持人與製作人之間台上台下的兩樣情,或許再敏感一點的,可以想到無論安柏怎麼樣不爽,音樂一下還是得和崔西一同在台上共舞,而且非到必要的時間從沒有搶鏡的動作。再擴大一點來看,崔西和她的朋友們搶下了舞台上的發言權,背後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她們自身,而是觀眾口味的背書──與過去的得勢者獲取權力的來源傳承自同一個體系。然而,與人際關係不同的地方是,面臨整個傳播體系的運作時,這種和諧感就顯得刻意而天真了一些。儘管從崔西襲警事件裡,透露出些許媒體翻臉如翻書的性格。固然為了主線劇情,這個層次展現得不多,而且像這樣探討下去可能會造成整個明星夢崩潰的因子,對於講求簡化劇情,把時間展現歌舞的片子是無法妥善處理的。

所以,《髮膠明星夢》如何成為美夢一場,除了看到崔西胸懷大志、闖蕩星河的築夢過程之外,不要忘記背後還有許多和諧的傳承在幫忙鋪平了重重阻礙。大型的舞蹈總是要講求整體的順利配合,才能讓觀眾看到最完美華麗的秀,而這或許也呼應了片中流露出來的主要性格吧!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梁靜茹的崇拜,我的虛榮─獻給吾友黃婷

拿梁靜茹的專輯到櫃台結帳的時候,其實我的心有點痛──她的歌聲甜美而樸實,像個鄰家女孩般是讓人舒適的存在,儘管近幾年在歌唱的技巧益發成熟,倒還保留了幾分剛出道時那種優雅的天真。不過,她的音樂卻一直是我所疏離的,除了第一張專輯裡的〈彩虹〉(啊!順便可以憑弔一下歌還沒那麼芭樂的阿信)之外,太多情歌都讓我耳根生膩。八年以前有人說我是因為沒經歷戀愛的種種而疏離,但即使八年後的我曾經愛曾經被愛,聽著梁靜茹的歌還是覺得那些音符沒有太大的力量。中間當然也曾被少數的意外驚艷:〈燕尾蝶〉的出軌、〈茉莉花〉的怨懟,或者是〈絲路〉的遲滯,但是一聽到專輯中的其他歌曲,難得湧起的波濤就船過水無痕。

但我一直覺得靜茹是很棒的歌者,所以除了還在磨練文筆的學生時代品評了《勇氣》之外,我從來沒打算拿她的作品來下刀──有些事情沒有緣份是勉強不來的。但是事情總有一些意外,吾友黃婷,給人感覺會以玩樂為職一輩子的大姊大,莫名其妙的跑去唱片公司上班,寫歌詞賣錢不說,在梁靜茹2007年的個人專輯《崇拜》裡更堂而皇之的掛上「製作企劃」之名。基於一些友情、一些虛榮、一些吐嘈心態,我還是必須好好的聽聽這張專輯、好好的囉嗦兩句。

我必須承認黃婷對娛樂產品的一些文字,包括電影與音樂方面,都大大的拉扯我的審美觀念。很久以前我的批評觀活像個文青(或者更像憤青),然而她的文字卻呈現對流行文化一定程度的擁抱。後來我自己的口味也開始越來越向大眾化、市場化的東西擴張。不管怎麼樣,在聽這張專輯以前我已經有心理準備,《崇拜》可能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那種音樂,以她的想法應該會對既有的市場性做一些妥協。

的確,《崇拜》的整體表現差不多符合我的預期,在細節層次上當然可以聽到一些不同於以往的元素,但是整張專輯的調性不論是與先前的作品相比,或是專輯中的歌曲自行相比,都還是有相當高的同質性。第一天鑑賞的時候這令我相當困擾,因為缺乏震撼力十足的編曲或是令人驚喜的旋律,就是這樣一貫輕輕柔柔的流洩著,不知不覺「你的姿態/你的青睞」的清唱聲響起,才發現整張CD已經跑完一輪了。

當然打起精神什麼都不想,端著歌詞慢慢聆聽,很容易就可以指出〈C'est La Vie〉澄澈與〈101〉的俏皮是兩種不同年齡的心境,〈一秒的天堂〉在編曲上同樣擁有〈燕尾蝶〉的湧動(說實在的,〈一秒的天堂〉聽起來像Faye的調調),但是這些小差異並不能很明顯的喚起情緒的轉折。這中間到底是因為梁靜茹的唱腔本來就變動不大,還是因為製作人都太為她量身打造,憑我對梁靜茹的淺薄認識難以斷言。

就在友情的力量鞭策我以近乎催眠的方式不斷反覆播放,聽了不下三十遍以後,總算有些漣漪慢慢從平淡的水面上浮現出來。

第一首其實是吾友提醒我的,她對自己負責的專輯不愧是瞭若指掌,她說〈給未來的自己〉是靜茹過去沒有嘗試過的風格。我喜歡副歌幾句高亢的尾音,靜茹的嗓音被那個音高以及所需要的氣勢緊逼到邊緣(我甚至覺得有一次她沒有唱到位),在收尾時也有明顯的喘氣聲,有一種無助的倔強在其中。這首歌的歌詞也是由吾友操刀,這段「不管怎樣/怎樣都會受傷/傷了又怎樣/至少我很堅強/我很坦蕩」讓我大笑不已。說起來這種句子在流行歌曲裡應該可以找到不少類似的意境,不過看到「坦蕩」這種天外飛來一筆的詞彙,的確讓人會心。

再來是藍奕邦包辦詞曲的粵語歌〈原來你也唱過我的歌〉,即使每次我都覺得這類湊歌名入詞的把戲已經有些缺乏創意,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上,這首歌把梁靜茹嗓音最乾淨的部份都展示了出來,與主打的〈崇拜〉首尾呼應,異曲同工,十分可人。藍奕邦上一次與梁靜茹的合作是在2003年《戀愛的力量》裡的〈Fly Away〉,同樣也是很動人的一首作品。

《崇拜》對我而言,或許只能算是梁靜茹四平八穩的基本盤,在平淡的生活裡邊增添一些可喜的繽紛。我曾經開玩笑的對吾友說,這張專輯如果然我十分不滿意,我就要和她在彼此的部落格上相互開炮,筆戰起來也許還可以提供唱片公司炒新聞的題材。其實,對於如何面對這樣需要平易近人的流行專輯,該以什麼樣的視角與素養去進行品評,我的內心自己已經在她的「陰影」下進行了多年的交戰。自己都擺不平,就遑論集中焦點和他人論辯了。這篇胡思亂寫的文字,「音樂評論」的部份可能只像一篇急就章的作業,為了無謂的承諾只求交差、應付了事;實質上,炫耀我有一個「作唱片」的朋友,這意味可能更濃厚一點。

相當可惜的是,然我們結下孽緣的歌手「奶茶」劉若英,從各方消息看來已經簽入亞神音樂,看好友幫偶像做專輯的機會短期內恐怕微乎其微。不然,我可不會這麼「重重拿起,輕輕放下」。

補記:
當我正為了300多塊台票心痛的時候,吾友居然告訴我唱片公司有出250元的平裝版,只有CD沒有附贈的筆記本。因此我要在這裡嚴厲譴責某聯鎖唱片行,架上只有擺放精裝版的樣品,而且洽詢櫃台時店員也不曾詢問要何種版本。雖然多幾十塊可以多看幾張梁靜茹的沙龍照,但是蜷川實花鏡下的梁靜茹變成了御姊、熟女不講,根本就不像本人了啊!還是聽聽音樂比較有她一貫的風味。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鄉民式歪評─《倒數第二個男朋友》

雖然馬克海費瑞奇(Mark Helfrich)不可能是住五樓的鄉民,但是《倒數第二個男朋友》(Good luck Chuck)卻十分專業的融合了各種不同的看板類型,並且對於傳統鄉民眼中的好/壞人分野提出顛覆與挑戰,建構了角色的複雜性,也讓這部電影充分地象徵了全天掛在網路上的宅男們立體的性格。相較於主流媒體對於宅男建構的刻板印象,《倒數第二個男朋友》無疑的應該有機會挑戰本年度最中肯電影的地位。

雖然劇情的主軸是好人卡收藏家查理(Charlie,丹恩庫克 Dane Cook 飾)與笨板板花金(Cam Wexler,傑西卡艾芭 Jessica Alba 飾)的脫團史,不過更搶眼的其實是查理和他的強者朋友、換帖兄弟史朱(Stu,Dan Fogler 飾)的互動卻更加精彩。從他們的言行和性格之間仔細對照,不難發現這兩個人都面臨了性格與行為上的矛盾衝突,於是本來只有貢丸大小的笑料一下子有了意義,蘊含了兩人性格的掙扎。

主角查理雖然拼命的收集好人卡,但是很顯然他並不符合「好人當成工具,壞人當成陽具」的傳統好/壞人分際。他在嘴巴上拼命的說不要,可是身體總是挺誠實的背叛,表面上看起來,這無疑是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欠噓行為。不過,弔詭的是在使壞完畢之後他還是能照常領卡──這恐怕會叫許多鄉民情何以堪,假如現實生活有這樣的情境,可能人人都要學劉德華說「我想做個好人」。夠專業的鄉民或許可以理解我突然在這裡插入《無間道》台詞的用意,的確,查理混淆的角色認同與臥底的心理掙扎隱約之間有那麼一種巧妙的關聯性,身分錯置的議題並不是只有警匪片才能夠搬演出來的。

史朱則面臨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狀況,他從正太時期就已經展現靈與肉之間的衝突,在外貌上他絕對具有被發卡的資格,而在心理上他又是個不折不扣的壞人,兩者結合之後表現出來的,就是30cm起跳的標準西斯鄉民典型,在螢幕前大喇喇的展現嘴砲的悲涼鬧劇。不過這樣歸類也不見得公平,至少導演在影像語言裡告訴我們,他仍有誠實面對自己的一面,比方說,在選購葡萄柚的時候,他沒有選擇半徑30cm的品種(雖然也可能買不到)。

以整部電影的劇情走向來說,就是這一對身份錯置的哥倆兒不斷試著找回自己原本定位的過程,但是結局處理起來並不到位,反而傾向於一種折衷與妥協。好人查理脫離了有性無愛的無間地獄,不過也閃亮脫團;壞人史朱最後其實只對一個女人使了壞,不過這個女人卻有等同於一個半女人的份量。這種處理模式呈現的就是,無論劇情怎麼樣深切的隱喻鄉民處境,這部電影終究不能免俗於商業喜劇的本質,重重提起輕輕放下。

寫到這裡,我想有些人可能忍不住為了傑西卡艾芭的篇幅憤而敲碗,但是我還是必須讓她就這樣被dororo,因為她在劇情上的存在的確只是個很重要的花瓶而已,而且我怕寫多了這篇文章可能要轉笨板。不過呢,神兩張照片給鄉民看看倒是可以的。

P.S 其實像《倒數第二個男朋友》(Good luck Chuck)這樣的片子,充斥著無聊的低級笑點,而且搞笑畫面頻頻在前幾秒就先露了餡。為它寫影評,別說喜歡的人看得不中意,自視甚高的影評人恐怕也會皺眉嫌惡。不過,既然電影的閱讀會受到身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當然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甚至引用不同於一般影評可能會使用的術語,對這部電影進行一種誇張式的閱讀,得出另一種結論。

這篇完完全全是個認真的遊戲之作,目的不在嘲諷電影本身或是任何文化,就算是對自己文筆和思路的一種鍛鍊,以及影評功能的另一種展現吧。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遙遠的原點─評《最遙遠的距離》

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不管有沒有看過林靖傑的《最遙遠的距離》,每個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也可能各自擁有一個理想或不理想的答案。那麼這部電影試圖提出什麼解答?如何說服觀眾認同他的解答?在與本片對話的過程裡,辨證的過程顯得格外的有趣。

開頭電影並沒有破題,看到結束為止也不曾點題。《最遙遠的距離》試圖用詩意的影像構築一種充滿歧義的閱讀空間,每個人都可以依著自身的經驗去尋找電影中相符的蛛絲馬跡。而我所能看到的,是一種矛盾、弔詭充斥在其中。或許在有限的空間裡面根本不可能有「最遙遠」這樣的意義存在,只能靠著對空間的迷亂、對邏輯的撕裂,才能夠營造出一種似近實遠的虛擬情境。

這樣講有一點像玄學,我還是把話說得簡單一些好了。《最遙遠的距離》裡有一個不太像故事的故事,然後根據小雲(桂綸鎂飾)、小湯(莫子儀飾)、阿才(賈孝國飾)三個關聯薄弱的人,若即若離的串連起來。這三個人都有情感上的壓抑與困惑,也都試著去逃離這些不堪負荷的痛楚。只不過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即使旅程結束了、電影也結束了,我依舊沒有看到這三個人物的生命歷程有任何進展。儘管在劇情的安排上,似乎有一些宣洩、有一些諒解,但是這可不是好萊塢電影那種人物性格轉折的關鍵戲碼。哭過了之後依然放不下失敗的愛,就像阿才穿上潛水衣之後卻只能不得體的在馬路上步履蹣跚──即使可以游往自由,但仍然貪戀陸地。

裹足不前、原地踏步的人生是卻最能夠演繹出距離的遙遠,因為過於遙遠,所以才哪裡也去不成、哪裡也到不了。

很多影評都已提及這部片子當中相當著重聲音,畢竟,故事中的幾個主角就是透過聲音串連起命運的交錯。不過我對於這部電影是否異於一般電影傳統,讓聲音重過影像這樣的說法,卻抱持著懷疑態度。的確,這部電影本身就像是某種型式的自然音樂展覽館,甚至在小雲的片段刻意的讓大自然風聲海鳴壓過四周環境音,突顯疏離與逃避的意味。然而我覺得過份注重這些聲音反而上了導演的當,落入聲音的障蔽之中而忽略了全貌。純樸而熱心的村民們就曾經一針見血地戳穿了小雲想到聽音辨位,亦步亦趨的追逐小湯身體的幻夢。過份地集中感官在這些都市外聲音的蒐奇上,在閱讀電影的時候不免就會落入小雲之於小湯這樣的位階。

實際上電影裡的空間錯置更加精彩:稱為「家」的地方有人不想歸有人歸不得、抄下來的地址不是人去樓空就是已成桑田、想找的地點找不到、想等的回程車也等不著──這些都足見林靖傑對空間構築的用心。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仍然有許多斧鑿痕跡,讓整體的可看度大大打了折扣。首先是對台詞的掌握,有太多的角色都莫名其妙的出口成章──就像精神科的女病人居然能毫無結巴的、具有抑揚頓挫的將自己深層的感受有條有理的剖析出來,與後頭阿才的台詞如出一人之口。角色台詞沒有辦法充分展現每個人物之間的分際,電影就只淪為導演的傳聲筒。

林靖傑試圖介入電影不肯放手的痕跡不只是在台詞的寫作上,對於鏡頭時間的安排,其實也可以看出端倪。許多鏡頭長到令人不耐──這種不耐並不是單純來自時間過長,而是過久的鏡頭讓演員不得不演到過火。全片第一場哭戲就是如此,當莫子儀哭到連口涎都無法收住時,我對角色的同情也開始失焦。當聲音構築屏壁隔絕塵囂、詩意的鏡頭替代了千言萬語,那麼過火的演員表演時間除了製造影片自身的矛盾之外,並沒有意義。

電影本身也過於執著於大都市的布爾喬亞情懷,導致東部的好山好水淪為背景,完全被劇情想要表達的那些喃喃囈語所掩蓋。實際上以小湯「錄音」的工作來看,這趟旅程固然有主動的自我逃離、自我憑弔等意味,但也必須與種種無法控制的意外相遇,被動地接受並臨機應變,這樣那些海浪、防風林、路人才能與劇中的主要人物完成一場對話。在小湯與阿才相遇的這個事件上,意外的安排尚稱恰到好處,然後越到後半,就越顯得劇本處理上的無力。

也因此,《最遙遠的距離》展現出來的,是一個導演的青澀。要成為賣作的電影,本片幾乎不可能有任何賣點;然而要作為個人藝術品味的實踐,本片的表現又嫌太過急切與淺白。這其中許多問題的關鍵都出自於劇本撰寫與鏡頭安排的環節,跟額外的資源、成本並無相涉。如果林靖傑想要證明他是值得挹注資源的導演,似乎還需要思慮更周詳、更嚴謹的作品來背書。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難以成影的動態小說─評《星塵傳奇》

假如你只是把電影當成一篇比較容易閱讀的小說,假如從電影院走出來之後你只會津津樂道的探索角色內心、甚至試著改編自己鍾愛的情節,那麼《星塵傳奇》(Stardust)的表現已經夠好了。

從《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的經典到《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和《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每下遇況,加上《那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的墮落,甚至可以清算一下《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和《尋找夢奇地》(Bridge To Terabithia)的掛羊頭賣狗肉(當然,這兩片錯在片商);21世紀甫才開始,電影業界就迅速榨乾了奇幻元素。終於如同其他的類型片一樣,《星塵傳奇》終於以嘲諷之姿開始挑戰那些越來越僵化的教條。

簡單的說,比起其他奇幻世界需要人們事後解讀其中的象徵,努力將其依附到我們所熟知的經驗世界,《星塵傳奇》的故事還更加貼近現代你我周遭的荒謬世界。如果導演能再努力一些的話,這部電影的成績將不只是這樣而已。

是的,我說的是「再努力一些」。

故事已經無可挑剔的狀況下,做為一部電影,其拍攝手法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一言以蔽之,其最大的問題就出現在「自曝其短」。事實上,觀眾被過去的奇幻電影養大了胃口以後,拿不到那麼多資源的同類型片子就會遇到場面不夠大器的窘境,但透過一些方式仍然可以規避這個問題。觀眾多半都只會也只能夠注意到他們想注意的,有這樣一個惡搞到欠揍但又誠摯到感人的劇情,該擔心的事情應該不多才是。

但不知道為什麼,非常巧妙的,導演不斷在非常空虛的追逐場景上加上氣勢磅礡的配樂,在戲院震耳欲聾的立體聲裡,讓人強烈的意識到:現在畫面什麼都沒有給我,難怪音樂我都聽得一清二楚!我本來還以為電影在捱過了有些千頭萬緒的前傳鋪陳後,整個故事的敘述能漸入佳境,結果在薇妮(Yvaine,克萊兒丹妮絲 Claire Danes 飾)來到牆邊的前後,一直重覆而了無新意的分鏡加上故作高潮的音樂,很快我就不耐煩了。同樣的道理,對於搶眼的丑角:鬼魂兄弟們,其畫面的處理也是單調到不行,單調到已經超越「節產成本」這種理由可以同情的範圍。

如果這種單調別有目的,那麼可以像本片的劇情設定那樣,被理解、接受,甚至為之辯護。很可惜的是,看不出有這樣的可能性。有很大的機會是編劇沒想出足夠的點子,導演在拍攝時想辦法投機取巧的規避,最後就只能落得這種結果。事實上,本片並不是在每個段落都會發生這樣的問題,至少,莎士比亞船長兩段音樂時間裡,面對如此突兀、不合它斷風格的音樂,其對白、對作的設計仍然那麼游刃有餘。在同一片中卻有如此天壤雲泥般的表現,其實讓我相當的困惑。


這其中被影響最劇的,莫過於黑女巫。儘管蜜雪兒菲佛徹底犧牲的現老賣醜,把這名角色詮釋得比男女主角還要可愛,但是無聊的分鏡讓她在冗長的追逐戲裡少了很多演出,甚至減損了更多值得期待的演出可能;同樣地,男主角本來就已經天真、薄弱的情感線,就在這種追來追去的遊戲裡被無限制地拉長,更顯空洞。

所以,如果你對電影已經慢慢進入痴迷境界,已經體會了電影之於其他藝術不能取代的特色,《星塵傳奇》反而可能是讓你倒盡胃口、痛心疾首、恨鐵不成鋼的作品。兩個小時下來彷彿只讀了一本會動作的小說而已。


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

第44屆金馬獎入圍名單

完整名單:在這裡

先寫幾個簡單的感想,有時間再慢慢看
1.《色‧戒》這次幾乎沒有對手(完)
2.〈小情歌〉一如我預期入圍金馬獎,然後要跟周杰倫殺。如果PTT開賭,我想我可能會押〈小茉莉〉賭評審大吵一架之後突然這曲翻盤
3.看到「最佳動畫長片」從缺,不知道為什麼,很爽
4.「最佳導演」的游乃海、「最佳女配角」曾愷玹,這兩項目前難以理解入圍的原因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當哈利不玩魔法─評《12月的男孩》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主演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儘管每集評價不一,但肯定的是都以摧枯拉朽之勢輕易的拿下上億票房。而如今洗盡鉛華,出演一個平凡的小男孩,偌大的電影院裡就只剩下寥寥無幾的四個觀眾,眩目於奇幻魔法的孩子都不在(當然,連同他們的父母也不在)。看來電影在大眾的心目中仍然是理所當然的霍華格茲,應該多變些美夢出來滿足平凡的生活。

不過票房如此慘澹,除了沒有精彩奪目的特效和強力的宣傳外,電影本身的表現恐怕也要負些責任。

《12月的男孩》(December Boys)是講四個天主教孤兒院的男孩,在一次度假中面臨友情、親情、愛情、信仰等等各方面成長的故事,就故事和劇中的元素看起來,整部電影其實還算大有可為,只可惜無論是劇情安排還是說故事的方式,都呈現掛一漏萬的局面。導演花了很大的功夫在經營那些象徵與隱喻:不管是會抓魚的神馬「蘇格拉底」還是力大無窮的怪魚「亨利」、或者是「外星人留下的」奇岩怪石和聖母顯靈的海底洞穴──也許有心的話,男孩們怎麼分享煙、酒、機車,還有神父在車子裡滑稽的接受告解……太多的段落可以讓喜好解謎與索隱的觀眾去大玩猜謎遊戲。但若是跳出這些還算有趣的小遊戲,整體看來導演說故事的能力相當糟糕。

我並不是討厭平淡而隱晦的說故事方式,甚至我並不是很在意劇情是否每個環節都簡單明瞭,但是《12月的男孩》表現簡直像是初接觸電影的學生作品。當它汲汲於各種意象經營的時候,首先是連基本的、海邊村落居民的關係都交代得亂七八糟,幾個有趣的角色都只能淪為編導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龍套,讓故事處處充滿鑿痕。

或許配角經營的不當還算可以容忍的範圍,但是連主要的四個男孩,在角色的建立上都有氣無力。故事的敘述者:米堤(Misty,李卡爾米 Lee Cormie 飾)以及丹尼爾飾演的大男孩麥普(Maps)在戲份較多的加持之下,還算性格明確;另外兩位男孩:史派克(Spark,克里森拜爾斯 Christian Byers 飾)和史畢(Spit,詹姆士佛瑞薛 James Fraser 飾)不要說有什麼立體的人物性格,就連他們的特長都不曾與劇情間有過些許緊密的結合,只有幾度被口頭提及而已。憑著薄弱的性格描寫,再加上缺乏前因後果的交代,要說服觀眾去理解這四個12月男孩間的情誼已如同家人,恐怕非常困難。

對於男孩間的關係若難以掌握,單獨表現一個男孩的成長,技術上應該簡單許多。不過,電影在經營上卻也相當簡化,全部輕易地歸於伊底帕斯情結。男孩們的救贖無非就是聖母、修女、渡假寄宿家庭的女主人或者未來可能領養他們的女人。在年齡較長的麥普身上,總算故事稍微完整了點:他已經將這種情結轉化為同齡異性的愛情,因而對這些感到略為疏離,但經歷了遺棄後,卻比其他三人還要更執著的依戀聖母懷抱。這段劇情在原著中沒有,參與其中的重要角色──由泰瑞莎帕瑪(Teresa Palmer)飾的露西(Lucy)也是在電影自行虛構。儘管這樣的結構安排並不能算創意十足,但可能已經是整部電影裡最完整的心理轉折。

這一回,哈利波特不再玩魔法;不幸的是,導演洛德哈迪(Rod Hardy)也沒能玩出什麼神奇的把戲。看來丹尼爾想要讓更多觀眾看看他演麻瓜是否依然精彩,還得等一等。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美國夢的變調─評《豪門保姆日記》

看到《豪門保姆日記》(The Nanny Diaries)這種片名,你會想到什麼?首先我們很需要一個保姆,像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一樣,跑到一個擁有惡魔小孩、失職父母、僵化教條外加奇怪晚宴的地方,然後很賣力的闖禍、出洋相、帶壞小孩、與雇主爭執,最後成功的搞定小孩、彌合雇主家庭、找到自我。這種自我追尋與家庭價值的宣揚,一直都是好萊塢塑造出來的典型美國夢(而且,他們很少覺得這兩種價值摻在一起有點違和感),而在看完電影之後我仔細做了大點名,這些要素《豪門保姆日記》果然通通都有,一件不缺。

這麼說來評論應該可以就此打住囉?不,這部片子又會讓觀眾有些不太對勁,就像點名時發現小朋友都到了,但是座位全部大風吹那樣的感覺。好比說克里爾(Grayer)這個角色當小惡魔當得一點都不賣力,惡整新保姆安妮(Annie)不知道有沒有兩天,就被一罐噁心的廉價罐頭收服,再過幾分鐘就徹底的解除心房,向美麗的保姆告白了……好吧,我知道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有臉蛋有身材,但是還輪不到小朋友享用吧?

沒有小惡魔的角色,不過另外有條大狼狗,帥哥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當個奇怪的大花瓶,喋喋不休但完全沒有說服力的鼓吹安妮辭職;對了,一開始看起來很重要的角色,安妮的媽媽,多納墨菲(Donna Murphy)飾的茱蒂(Judy),卻在完全忘記要在這件事情裡面使力。然後安妮沒有搞砸宴會,帶頭違規也只敢坐坐地鐵、泡泡哈佛帥哥,外加把不想去美術館的小孩帶去自然科學博物館(果然還是個大學畢業的高級知識份子啊!);最後終於要在衝突的高潮點發飆了,結果連個惡作劇的報復都沒有,小狗拉泡尿我看也存活不到讓豪門主人發飆,就被可憐的女傭掃乾淨了吧。


所以《豪門保姆日記》讓人驚奇的地方,就在於這種奇怪的壓抑,明明當我莫名其妙的選擇走進這一廳的時候,就已經做好看眾多老梗戲碼的心理準備時,它卻一再「毫無突破性的製造意外」──這會讓平日齜牙咧嘴的評論者(或者,只是我個人)有點哭笑不得,著著實實的,有種被擺了一道的感覺。

片商在影片簡介裡說這個劇本的原著小說「以辛辣諷刺的筆法,戳破豪門不堪一擊的生活。」小說到底怎麼去寫我不曉得,但是電影本身對豪門的諷刺卻差不多是零,或者說諷刺的點好萊塢差不多都諷刺完了,本片還刺得特別小力。尤有甚者,片中的「豪門」一點都不怎麼豪門,要不然就是豪門得太小兒科。就算大費周章替蘿拉琳妮(Laura Linney)飾的X太太(Mrs.X)寫了一場使喚安妮幫忙找首飾的戲碼,但是除了「看起來」首飾真的有夠多以外,感覺那堆首飾放在櫃子裡的樣子一定很像垃圾堆,絲毫沒有X太太原本一切都要要求秩序的樣子。

反到是對電影本身諷刺,《豪門保姆日記》發揮得淋漓盡致,開頭神秘、幽默、超現實的破題,中間偶爾不小心插入的超現實幻想……不少非類型的橋段與手法,被用來演繹一個完全類型化的主線故事,不但讓贊同主流價值者從劇情裡解套,也讓叛道的小惡魔們似乎還有不少解構、發揮的空間。

但我不得不說,這部片子最後可惜了,原本應該有機會成為保姆版的《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其實,看到蘿拉琳妮背誦著超長的命令句時,很難不想到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吧?──但最後,導演卻顯得有些畏首畏尾,結果讓片子本身的叛逆程度大大下降,搞得像是片中的克里爾一樣,違規違得如此輕微、叛逆叛得如此天真。聽到主題曲中大聲傳來「Freedom(自由)」的嘶吼,才驚覺雖然稍稍變了調,但終歸還是一場美國夢而已。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星光二班雜說(主談方志友)

我並不是因為聽說寫《超級星光大道》就能提升人氣,才來寫這篇的。主要是今天早上買早餐時瞄到中國時報的影劇版:
星光二班淘汰者 不放棄演藝夢 方志友林柏宏加入偉忠幫

我想到之前網路上正在為方志友論戰不休的時候,忘了下去參戰,就感到十分的扼腕,畢竟我一直覺得這小女孩非常的妙,從她身上也可以看到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

先來談整個星光二班,老實說到目前為止,星二整體素質表現真的離一班有一段落差。對比先前楊宗緯 PK 蕭敬騰那種爆炸性的半職業對決,二班殺到現在已經是十強了,還給人一種在上歌唱訓練班的感覺,很多參賽者歌聲不出點包就不太滿意似的。聽到目前唯一能讓我激賞的只剩下梁文音,她的聲音極似老牌唱將張清芳,算是得天獨厚吧,這年頭這樣清亮的女聲也很少聽見了。

不過就在這之前,很神奇的時我居然被方志友的聲音給打動了。憑良心說,她唱歌完全都在用喉嚨發聲,音準也隨興到了一種境界,但張宇說有「穿透性」的話我頂贊同。方志友的歌聲有種做不出來的孩子氣(連同她的表演,很刻意在模仿大人但是就是天真得過份),這可能是什麼歌唱技巧都無法去替代的。她的半途淘汰雖然可以預見,但我一直覺得她的發展性是可期的。

有時候我在想我可能有「破嗓控」,特別鳥蛋的歌聲對我特別有張力。

話說回來,現在有些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正在方的身上發生。第一個就是外貌的改造,從她的「星光夏令營」後期,就看到這個趨向。網路上很多意見攻擊她胖,方志友立刻展現高強的意志力去減肥。發育中的小女生穿那麼高跟的鞋子上舞台,外加減肥,演藝圈殘害女性身體雖然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但看到了還是覺得滿肚子的火。而方本身就是很乖巧的小女孩樣,在意而且極力的想討好每一種聲音,有時想想,或許過幾年她惹人喜愛的特質都將消失,但也許應該要這樣讓她消失才是好事情。

第二就是她的演藝路,看來畢竟是要往戲劇,純賣外表的方向去發展了。我的這點不滿是很私人的,其實我比較想聽她用稚嫩拙劣的爛嗓子唱「你的甜蜜」,並不想看到她逐步被改造成很會表演的演藝人員,畢竟那就失去她吸引人的特質了。


方志友的部落格 (其實是沒什麼好看的啦)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劉若英、范瑋琪─〈不能跟情人說的話〉



聽到這兩個人合作的消息時,我有點被震到的感覺,當然不只是因為劉阿姨的緣故,而是好奇兩位不斷有「女女合唱」作品的歌手,在一起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可能是范瑋琪最近發片的緣故,媒體不斷宣稱她是女女合唱最豐富的歌手,實際上兩個人之間的資歷可能不相上下:

范瑋琪的女女合唱作品
歌名專輯合唱歌手
不要哭范范的世界左安安
偷偷摸摸今宵多珍重(周蕙個人專輯)周蕙
有你真好真善美楊丞琳
如果的事一比一張韶涵
仨人我不想忘記你(郭靜個人專輯)張韶涵、郭靜
不能跟情人說的話哲學家劉若英

劉若英的女女合唱作品
歌名專輯合唱歌手
LOVE我等你梁靜茹
聽!是誰在唱歌?聽說黃韻玲
大家來戀愛澀女郎電視原聲帶徐懷鈺
(+男聲孔令奇)
愛的精彩愛得精彩(20.30.40概念專輯)張艾嘉、李心潔
不能跟情人說的話哲學家(范瑋琪個人專輯)范瑋琪

同樣五首歌、六個人次,劉若英合作對象六個,而范范是五個(不過我必須承認我跟范瑋琪不熟,有漏掉的煩請指正)

2007/10/06更正,漏算了周蕙專輯裡的那首,所以應該兩個人合作對象各有六個女藝人,不過范范是六首歌七人次,奶茶是五首歌六人次。

大致上這兩個人的歌唱路線有同有異,同的部份,首先兩個人都有一些創作;其次專輯的調性都是比較走向知性的路線。異的部份,在曲風跟唱腔上當然是天差地遠,范瑋琪的音域比較高、音質比較細,可以處理一些在高音流轉的細語呢喃或是輕搖滾;相對的,劉若英唱歌就有很多「樸實」的一面(基於fans的原則,我絕不會公開宣稱那是破鑼嗓…咦?我好像說了…),除了早年被陳昇調教出來的嘶吼之外,就是唱些中音多、感覺比較厚實的曲子。

以這次的作品來講,其實聽起來比較像屬於劉若英的歌,整個曲子沒有太高難度的轉折,在兩人同時合唱的部分,我一直覺得奶茶把范范的聲音都吃掉了,說不定劉若英下張專輯更適合把這首歌收進去(然後我就不用買范瑋琪的CD了)。曲子的本身就很典型陳小霞的風格,即使扣掉歌手帶來的效應,我個人還是會對這首歌滿著迷的吧!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肉體與政治─談《色‧戒》的電影與小說

自從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將張愛玲特別提列專章介紹之後,她那海派張腔的文字就立刻在文壇上張牙舞爪,不但在華文女性作家的譜系上開枝散葉,而且還像幽靈般纏縛住其他的表演形式──在過去,改編張愛玲作品對導演來說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張氏文字的經典地位特別吸引廣大張迷的吹毛求疵,她那漂亮的場面描寫與對話都成為不可改易的神主牌,一旦編導有所染指,難免惹上非議。

不過我想以李安的威望,這次或許可以倖免於難──儘管李安在面對媒體追問片名上使用的分隔符號時,不斷強調其對張愛玲原著解讀的正確性,但其實《色‧戒》不折不扣的是李安的作品了。我所看到的電影《色‧戒》完全抽離了張愛玲原著的海派作風,反而在肉體交合的影像上把張愛玲小說裡似有實無的政治性注滿在電影裡,反過來構成整部作品的靈魂。這種對原著小說的悖離對電影的再創作絕對是美事一樁,尤其當面臨的是海派張腔的祖師奶奶時,李安的動作更顯出其膽識。

在《色‧戒》上映之前,由於媒體大肆炒作情慾片段的尺度問題,導致這個重要問題的討論越來越失焦。固然媒體不斷著重在私處裸露的議題相當惹人厭煩,但若要為電影脫罪而宣稱情慾戲並非重點就顯得論者缺乏勇氣且手足無措了。細究李安與張愛玲之間敘述的差距,第一個就在情欲戲份的多寡與詳盡程度上。張愛玲在小說裡寫了一句「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還不忘遮遮掩掩地拉了辜鴻銘來做幌子。張愛玲筆下的忸怩其來有自,畢竟是1950年的作品,這樣的描述已經是突破當時道德藩籬的前衛作風;李安卻紮紮實實的給了這條路一個大特寫,讓老上海的繁華街道皆盡失了顏色。


原著小說還有一句話用來打發了易先生與王佳芝的戲碼:「事實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都沖掉了,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這句話是王佳芝內心的口吻,但那個「一切都有了個目的」指的是什麼「目的」?我想恐怕不是指政治上暗殺易先生的舉動。畢竟在1956年動筆寫《秧歌》與《赤地之戀》之前,張愛玲的筆下對政治是極冷感的,1943年的《傾城之戀》如此、1950年的《色‧戒》依然如此,其他的作品更是連邊都摸不著。李安這樣描述的性事她是不會寫的,她只會專注的用了大半的篇幅讓王佳芝和易先生挑戒指,用這種儀式性的舉動來鋪陳女主角心中的曲折。

相較之下,那種「把積鬱都沖掉了」的愉悅感,在電影裡似乎是消失了。第一次粗暴的場面下展現了一種權力的宰制,後來的場面則示現了雙方皆試圖誘敵深入下達到的脆弱高潮(這一點透過王佳芝在吳先生面前失控的那場戲向觀眾告白了),如果說張愛玲的「目的」似是而非引人遐想,李安的鏡頭倒是大玩象徵政治的符碼。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電影的劇本多出那麼多情報工作的戲碼,不但多了一個曹先生這樣的角色和戲份,甚至挑鑽石的情節被憑空捏造出一分懸疑的諜報過程。很明顯的,湯唯所扮演的王佳芝並不能透過性愛的高潮而達到暫時的解脫,中、日雙方或蔣、汪政權扮演的國家機器對她的女體毫不放鬆的榨取,吳先生警告她踏出去就沒有回頭路,易先生的人馬則拉封鎖線阻斷了她回家的道路,王佳芝的進退維谷,其實就象徵了被壓迫者的處境。


王佳芝的肉體在電影裡無異成為政治鬥爭的場域,而性交乃是權勢的展現。鄺裕民的節節敗退在電影裡說得明白,就是三年前因為他的怯懦而失了先機。他畢竟只是一個熱血青年,很容易過分天真地恪守荒謬的正義,讓梁閏生「訓練」王佳芝的舉動,多少有些以羊易牛、君子遠庖廚的味道。相較於鄺的掩耳盜鈴,梁朝偉所扮演的易先生,比起小說還更多了些征服的手腕:從開始時先聲奪人的暴虐鎮壓,到最後施恩懷柔的突破心防,權勢運作的純熟技倆讓他一直保持勝利的姿態到最後,也讓衛道者恐慌的咒罵但又無計可施。

比起《斷背山》的情慾描寫,《色‧戒》的情慾處理其實反而更接近《臥虎藏龍》中楊紫瓊與章子怡之間搶奪青冥劍的暗喻,只不過兩女爭一男與兩男爭一女之間,性別角色的倒置就讓寓意產生十萬八千里的相異。這一次,李安不僅僅悖離了張愛玲,其實也和過去的李安作了一些顛覆。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新的Blog與相應的變動

新弄了一個Blog:「生活需要更多放肆」,用來放雜七雜八的文章,免得有東西想寫又沒地方寫會很心癢。這裡還是維持電影跟音樂兩塊領域就好,比較有「專業、中肯」的形象(誤)

連結部分也略為分類,單純好友的Blog連結就丟到新家去,這裡留下主題中電影、音樂佔一定比例,而且較偏向論述的。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邊緣價值的逆襲─評《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

其實我不太能認同《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是一種暴力美學或者畫面的美學。

當面對一部強調畫面、視效的電影時,這種結論算是滿嚴重的指控,尤其對一般導演至上論的觀眾而言,這無異於一種挑釁的舉動。但我必須澄清的是,我並不是帶著放大鏡在挑剔本片的畫面構圖,也不是無視其動畫技術的高明而自以為高。甚至我更沒有抓到哪一個鏡頭拍得很差這種小辮子。也許,我應該把話說得更精確:無論導演的意圖為何,本片並沒有強烈突顯出「屬於電影的」暴力美學或畫面美學。那些畫片美則美矣,但向原著漫畫致敬之餘,卻犧牲掉了改編成電影時「再創造」的可能性。進一步說,我在陳述的是跨文本(cross-textual)所衍伸出來的問題(這裡的「問題」不是指「毛病」)。如果跳過這部電影創作源由不談,那這個問題根本不能算是個問題,真的要淪為審美觀中的非理性成份作祟了。

就算柴克史耐德(Zack Snyder)要面臨的不是法蘭克米勒(Frank Miller)這樣視覺風格強烈的對手,當影片試圖要向什麼作品致敬、而不是全然的改編時,都難免要面臨不同媒介在傳達同樣的意義時,可能面臨形式上的衝突。而後起的作者也勢必要在弭平衝突的事情上,擔負起百分之一百的責任。而在《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中可以看到的是,導演最終的目的似乎是以忠於漫畫的強烈風格為最後依歸,因此在電影的特性上,呈現出極大的讓步。

其實拜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技術之賜,在構築單一畫面的部分,並沒有讓電影付出太多的代價,畢竟藍幕前的演員要和背景做到天衣無縫,在這個年頭絕非難事。至於本片不少看起來相當虛假的畫面,其風格都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讓人相信,這是為了營造接近漫畫的效果,而不是技術上的失誤──雖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種強調很容易造成觀眾的疏離感,提醒了他們現實的存在,不過比起後面要談的情況,這倒不是很重要的主因。

真正放棄掉電影優勢的點,還是在於慢動作鏡頭的應用。以同樣屬於影像的藝術來相較,電影比起繪畫、攝影最本質上的不同,就是有「時間」這項參數加入作用,一個鏡頭時間的長短,甚至鏡頭內的時間與現實時間的對照,都將影響鏡頭所帶給人的感受。那麼回到本片來看,本片大多數時候──尤其是展現所謂「暴力美學」的時候──都在用慢動作,這樣的頻率已經不同於一般電影以慢動作營造「緊張的、華麗的、悲壯的、史詩的」等等感受的作法,細究起來恐怕還是為了拖長那些畫面的時間,讓漫畫迷有充分的時間去享受那種跨文本閱讀經驗造成的快感而已。固然導演的目的可以被理解,但若就電影來論電影,這種敘事方式一再提醒觀眾「去想漫畫、去想漫畫」,暫且不論將拒非漫畫迷者於千里之外是不是好事,就算漫迷恐怕也很難在忙於運作回憶的同時去進入劇情。

本來以寡擊眾、全軍覆沒的戰役本身都帶有傳奇的性質,但是《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沒有。戰鬥的場面宏觀時不足以展現方陣的優異之處,讓斯巴達國王拒絕駝背者進入軍隊的那場戲埋下的伏筆化為烏有,甚至讓出征前國王對兒子傳達「相信戰友」的話語都變得薄弱許多,實則這個點的鋪排會更加強化國王與隊長間併肩作戰的情誼更加使人熱血才對。而就微觀而言,斯巴達戰士個人打鬥固然動作複雜華麗、以一擊多的戰技更是帶有神話的色彩,但假如只是砍人時的姿勢展現外加動畫血漿和斷肢特效,這不能算是暴力美學,而是有暴無力的美學。這種設計浪費了這群健美先生的一身肌肉,如果絕大多數的戰鬥視覺效果都是靠擺姿勢在塑造,那麼三百壯士或是三百排骨分別的意味就不大了。當然,每部電影都可以有其強調的美學特色,並非一定要依循特定的方式展現,我也並不是要宣稱《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一定要打得拳拳到肉才算合格。只是要強調過多慢動作的鏡頭運用固然對漫畫致敬的目的達成,卻犧牲了電影的本質;說本片是圖畫的美學或許可以,稱之為電影的美學卻頗有疑問。

但是話說回來,儘管在期待視覺震撼的部分我只感到疏離(並不是失望),然而在不期待有深度發揮的劇情部分卻有些意外的收穫。

可能是因為慢動作部分耗費的實際時間過於膨脹,重要的劇情轉折點只能安排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口頭語言。要希臘各邦改變對出兵問題的態度,就讓王后來一場演說;要展現三百壯士師出之名,靠得是國王在大勢已去前的精神喊話;最有趣的還是,這整個故事都在用說書人的角度在敘述,不但中間隨時岔入淺白的旁白,最後還讓說故事的人就這麼活生生的走了出來,在螢幕上演出自己所述說的故事。在動作因為過於緩慢造成疲乏的同時,這些突然插入其中的支線反而變得格外引人注目,就像是塗滿色彩的圖畫中突然出現的白點一樣,到頭來不禁讓人反思這整場戰爭最後動人的力量來自於何者。當雷奧尼達國王看重手下士兵「說故事」的能力勝過於戰死沙場的傳統律法時,一瞬間前面種種情境彷彿變得更加不真實:波斯的犀牛戰象絕沒有那麼龐大駭人、波斯王也許沒有那麼女性化的特質,甚至於我們可以懷疑,三百壯士每波戰役中抵擋的人數是否真的那麼廣大。也許這一切英勇的事蹟,都是在語言之下被誇大的傳奇而已。

如果連斯巴達這樣的訓練方式,到頭來都得靠著皇后與說書人的如簧之舌,才能夠逆轉頹勢,這整個故事所歌頌的究竟是斯巴達式的勇武精神,還是言語話術蠱惑人的力量,也就變得曖昧莫名。如果要說這部主打動作、暴力的電影最後意外地讓舌頭壓過拳頭,其中被解構的原因恐怕仍與視覺上的疲乏脫不了關聯。

同樣在過分旺盛的疲乏中脫穎而出的,是片中的性別形象。假如以畫面的時間長短與數量多寡來比較,很明顯本片要賣弄的是種極端突出的陽剛景象,所以眾多猛男就這樣穿著丁字褲,袒露著胸肌、腹肌、腿肌,用暴突的曲線詮釋男性文化下想像的斯巴達精神。不過非常意外的,王后、先知的女性軀體,甚至波斯王在男女之間跨界的形象,反而在一片肌肉海中呈現了更特殊的景象。

相較於雷奧尼達出現時,畫面上經常讓其他戰士處於與他平行的地位,三個偏陰性形象的角色反而經常出現在英雄式的高位上。波斯王誇張的高台連人肉階梯當然是最為具象化的設計,先知則是在劇情裡擁有了比斯巴達王更高的權力位階(雖然是受制於旁人的)。最精彩的還是皇后在議會上所做的演講,她不但直接站在扇形構圖的焦點上,更在驚心動魄的奪權戲碼裡擔綱主角。最諷刺的莫過於奪劍殺人的橋段,這個動作本身就將性活動中「男性/侵入者」、「女性/被侵入者」的地位做了互換,而那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耳語,更是對男性喜好誇耀性能力的文化做出最精彩的反諷。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溫泉關戰役到最後其實勝利的是跨越性別界線的波斯王,他/她同時可以將軍事與懷柔兩種不同性質的征服技巧融冶於一身,並且在一開始就成功的籠絡了男性(議會)與女性(先知)兩方的力量,造成雷奧尼達孤立無援。雖然編導在編寫本劇時意圖賣弄的是陽剛的價值,但是當場景、劇情都呈現亢龍有悔的疲態時,原本位在邊緣的價值觀反而趁虛而入,這可能是創作者當初始料未及的。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沉睡,原來是沉醉─評《沉睡的青春》

看《沉睡的青春》是我這幾年來遇過最殘忍的一次戲院體驗,原本看著預告片裡感覺有些刻意唯美、但是節奏卻相當平緩的鏡頭,我以為這只是喃喃細語的青春式哀愁,但是進了電影院才發現,這是今年第一次完全攻入我的心房,讓我當場淚灑電影院的作品。而且在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即使一個人單槍匹馬的與那麼多電影做過對話,這一次我還是難免覺得好深沉的孤獨,就算只是一個普通朋友在旁邊,能陪我好好再哭一場也好。

很可惜,也許因為現代人對步調緩慢的作品很難靜下心來品嚐,又或者缺乏資金與宣傳的挹注,上映至今本片票房一直欲振乏力。雖然今天我想好好的作一篇文章,即使為它廣告也無所謂,但以國片短命的放映期來說,還能引起多少人的觀注,我實在不知道。我只想說如果這篇影評有稍稍撩撥起你的心,請趁著電影還在戲院的時候去看,即使本片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特效,但只有進場才是對一部好電影致敬的最好方法。


其實當初預告片裡,我對於蔡子涵(張孝全飾)向徐青青(郭碧婷飾)告白的那段台詞就很感到興趣。

我還記得妳國中的時候午餐都不吃飯,可是12點一到,妳一定會喝一大瓶牛奶。早上7點半妳才會翻牆進教室,第二節下課妳會去福利社,2點半一到就開始打瞌睡,可是3點一到就會起來,看完5點39分那班火車才回家。

這年頭愛情電影很多,告白的戲碼好的寫得劇力萬鈞、差的寫得不知所云,但是這樣的告白方式卻不多見。那種無意之間宣洩而出的愛戀,包含著細膩、認真、單純與執著,這樣的愛情在現代幾乎難以尋覓,而《沉睡的青春》把這些愛情的本質一一找了回來。除了預告裡的告白之外,有好幾場感情戲都看得我想鼓掌,比如說口哨與口琴的和鳴,雖然背後的舞台不食人間煙火了些,但那綿密的情感卻真實地流洩而出,彷彿螢幕上任何一點光影裡都能捕捉到。單單就愛情來說,本片的處理已經是水準以上之作,然而更足以打動人心的部份還不在愛情這一環。

導演鄭芬芬自己為《沉睡的青春》寫下的文字裡說:「沈睡,說的不是青春的消逝,而是生命的孤寂。」是的,就因為這是一個孤寂的故事,所以電影裡面雖然主軸是愛情、副軸還摻入了親情、友情、人和空間的情感等等,但故事到最後要講的都是怎麼去面對自己的孤寂。孤寂的原因,有人是因為自我的孤立、有人是因為愛人的背叛、有人是因為死亡的殘酷,理由無論多麼不同,在孤寂感纏繞時的無助、逃避卻那麼一致:不管是出現精神疾病也好、配合著作戲也好、關於門來封鎖自己的青春也好,片中的角色大大小小,都活在深層的悲劇裡,就像是火車在軌道上不斷發出「空洞空洞」的沉重節奏,不但埋藏住徐青青演奏的青春音符,還一再碾碎、干擾了男女主角之間相處的畫面。

當我真正看到預告片裡張孝全被拖走的那場戲時,我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幕不是在演愛情因外力的介入而分別,這裡演的是具象化的,一種被遺忘的殘酷。對比女主角父親的遭遇也好,對比樂生療養院和老舊眷村與都市發展的衝突也好,《沉睡的青春》不但向容易遺忘的現代人提出控訴,也為被遺忘的孤寂者發聲,徹底示現了他們內心難以名狀的傷痛。在一篇報導裡曾說,這部電影「非時下流行的『日光草地純愛電影』,而是一部『療傷系電影』」,其實說療傷也並不精確。如果還懂得緬懷記憶的社會已經漸漸崩壞,那麼就像徐青青向醫生質疑的問題一樣,就算知道了病因,有什麼用呢?

「三點以後,他就會愛我」看完電影反覆沉吟這段話,才會了解這句台詞多麼簡單又多麼複雜。而越是思索,這部片子裡的許許多多的畫面就越讓我不忍卒睹,想到每一個意象背後深層的悲傷,就忍不住情感的翻騰。

這就是《沉睡的青春》的後勁,像烈酒。

比起其動人的力量,片中一些小缺失都瑕不掩瑜。像郭碧婷的演出雖然生澀,和王玥一對戲就捉襟見肘,不過劇本和運鏡已經充分為徐青青填上的血肉;意象的鋪排在前半段有時略嫌誇張,但也可以體諒這是在安靜的氣氛裡少數能勾起情緒起伏的方式。唯一比較讓人困擾的是字卡,把太多意境講明了,反而落入想讓觀眾迅速理解劇情的執念裡,落入整個作品最反叛的速食情懷裡去了。我比較希望那幾場字卡的畫面可以剪掉,但是印成明信片或其他周邊商品,看完電影會對這種東西愛不釋手。

楊宗緯演唱的主題曲〈多餘〉(老實說,跟電影一點關係都沒有...)



2007年9月2日 星期日

隱性的基因─評《基因決定我愛你》


《基因決定我愛你》從海報、預告,各式各樣的宣傳都吸引注我不少目光,在即將上映的前幾天,又看到女主角關穎在電視和廣播媒體上瘋狂的為戲宣傳。那種感覺就好像聽到汽車廣告裡高喊「お元氣ですか」時的朝氣,深深挑動著我的國片熱血型基因。更何況國片近年來累績了不少愛情喜劇小品的經驗與口碑,而本片的劇情大綱設定又跳脫青春校園的格局,充滿濃厚的惡搞趣味,怎麼能夠不讓人有所期待呢?

然而,本片的表現非但沒有能夠回應我的期待,甚至能否達到一部愛情喜劇應有的最低水準,可能都還有些疑慮。在笑點的設計上,巧思有餘但笑果不足;在愛情的營造上也是捉小放大,細心的鋪排沒有換來應有的情感表現,讓整部片子變成只能讓人一笑置之的雞肋。我想到關穎和余男走出紫外線室的那一幕:何潤東跟彭于晏擺出目瞪口呆的樣子,然後關穎跟余男相視大笑。按理來說,這應該是個笑點之所在,但是螢幕上兩個大女生笑得比觀眾開懷許多,這場戲根本只淪於「自high」的效果。

其實我不太忍心苛責李芸嬋導演的功力,幾個重要的調情橋段,都可以看出在處理上富有女性導演獨具的慧心。同樣是女主角以手指挑逗男主角,《不能說的‧秘密》就只能拍得像小孩子在玩的無聊遊戲,《基因決定我愛你》卻能拍得甜蜜入心;而余男與彭于晏的拉鍊情緣,更是本片在運鏡、剪接上最完美的一場戲碼。不需要轟轟烈烈的狗血劇情也能把觀眾搔得心癢難耐,怎麼樣我都難以置信同一個導演、同一批演員、同一個劇組,在同一部作品裡另外兩場高潮戲碼──余男和關穎的爭執、彭于晏對余男的告白──可以處理得如此突兀,甚至有一刻讓我懷疑李導演把自己當成了舞台劇導演,那些台詞內容、角色情緒轉變、演員走位、肢體動作……,一切一切在大螢幕上都那麼做作無力。

最根源的問題可能是來自於角色設定的失敗,關穎的角色看起來應該在社會上打滾甚久,在公司裡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就算要拍成可愛、驕縱、愛撒嬌的角色,也不能弄成與黑澀會小女生沒什麼差別的模樣;何潤東跟彭于晏兩個大花瓶的表演也幼稚的誇張,已經到了不能用痴傻來強為之解套的境界了。角色一旦走味,結果就是笑料變成胡鬧,狂想變成瞎搞。對於賣力演出的演員來說,因為角色設定和劇本的問題導致怎麼演都像白痴,實在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

也許因為國片市場長期的低迷,使得新一代的台灣導演們在思考故事的時候,總是不免花了很大的功夫在易與討好觀眾的喜劇效果上努力。然而,一味的往同一個類型發展,忽略了每個導演自身的優點與長處,可能難以收到好的效果。本片在故事架構上早已具有許多趣味的基因,可惜被那些無厘頭的對白給徹底抑制了。假如能夠多往愛情的點點滴滴去經營,多製造些浪漫、少穿插些刻意搞笑的對白,也許在戀人的絮語之間就能自然流露出李芸嬋導演的獨特幽默,而劇情的靈魂也能更加深植人心才對。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為什麼不能說─評《不能說的‧秘密》

我本來打算用一種比較寬容的態度去看周杰倫被執導筒的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但是看到電影的後半,我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周杰倫雖然不是電影界的奇才,最後的作品也不宜誇大其藝術成就,但是他也證明了他的執導是經過完整的計劃於學習,並非僅依憑名氣玩票的性質。無論這部片子的劇本節奏掌控有多少疏失、運鏡與剪接有多麼公式與保守,至少在大眾題材中還能保有幾分精緻質感,單就這點就是國片難得一見的平衡。

也許由於周杰倫的名聲,這部片子在上映前就己獲得媒體高度的觀注,而電影製作團隊對劇情的密而不宣也就更增添了幾分話題性。不過從劇情來看,本片實際上還是以了解劇情者觀看可能會比較恰當。雖然前半段許多剪接,對電影熟悉者就已經能夠大概猜出其中蹊蹺,在轉折之後的回憶鏡頭也自圓其說得很好,對電影的主要劇情設定說明算得上明確,但是有些細節規則對於第一次看的觀眾可能沒那麼清楚,電影也因為不想破壞節奏而未能給與足夠的說明。然而,這部片子若讓人花太多的注意力在理解一些異於常理的幻想設定,是相當可惜的事情。所以為什麼堅持不能說?也許有些話題、票房上的考量,但其實說了也許更能讓觀眾深入欣賞這部電影的優秀之處才對。

就我個人的看法,若單純把路小雨(桂綸鎂飾)的秘密當做切合片名的點,會讓整個故事流於平面,也把劇情主要設定的部份淪為單純的噱頭。好的電影故事或許設定上有許多特殊的、不同於一般世界的規則,但最終還是要能以現實的情感做為依歸,才足以獲得認同;對《不能說的‧秘密》這樣一部以男女情感為主線的片子更是如此。本片談的秘密為什麼不能說,不在於秘密本身是否荒謬的令一般人難以置信,而在於聽到秘密的人是否能信任這個秘密。以這個角度觀之,雖然故事的敘事泰半是以葉湘倫(周杰倫飾)做為主要的觀點,但實際上神神秘秘的路小雨才是故事核心的依歸。

雖然電影最終選擇了一個頗能讓觀眾情緒舒緩的結局,但就我來看這仍是個情緒讓人深沉的故事。我想到男女主角在樓頂的對話,那句「真無聊」乃是所有戀愛男女之間對話的大忌,是關閉溝通之門的必殺技。這樣的話語代表一種不信任,不信任對方提出的事情對他真的具有重大意義,不信任對方是以認真的態度在進行對話。從後來的劇情發展來看,這句話的確也扼止了秘密提早揭開、避免悲劇發生的可能性。為什麼不能說?從湘倫的父親葉老師(黃秋生飾)的回憶裡,我們看見「不信任」對於情感直接的毁滅性傷害,在男女主角的戀情之間,我們又看到「不信任」對情感間接而長遠的影響。

如果要比起《穿越時空愛上你》對門當戶對那種無力的揶揄,《不能說的‧秘密》可能在議題表現上立體得多。不過很可惜的是,《不》片的劇本疏失有些嚴重,也影響了這部片可能發展的深度。我所謂的劇本疏失,並不意味著其中的設定出現自相矛盾。事實上,除非要像《蝴蝶效應》一樣試圖架構完整的時間哲學,不然用太多理論去質疑電影的設定是沒太多必要的。就本片來說,大多數的問題都已能夠自圓其說,劇本的編寫也不可不謂小心翼翼了。我所指的劇本疏失,乃是在於前半段的鋪排,對調情的戲份固然可以拍得自然,但不能過於平淡。就葉與路初認識時的對話,很長一段時間實在無聊至極。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彌補談情說愛戲太無聊,中間的確有加上鬥琴、四手聯彈、單手彈琴告白幾場色調不同,節奏也特別高昂的精彩戲碼。只不過跳接太過突兀,反而讓這幾場戲的表現都被拖累而顯得平淡。比如鬥琴的戲碼出現的實在太早,看不出男主角目的為何,交代目的的戲又隔了許久才出現,根本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還以為只是讓周杰倫秀琴技。秀琴技固然也是本戲的目的之一,但表現葉湘倫為路小雨所付出的用心才應該是主軸,主軸淡化而副功能突出,狗血就成了賣弄。狗血尚有動人效果,賣弄只會破壞觀感而已。

也許該說幸運的是,這部片子全部的劇本失敗處都集中在前半段,以至於越到後頭越有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的感覺,這對觀眾來說當然會比虎頭蛇尾的方式留下更好的印象。巧合的是,「秘密」也正好是種剛開始聽到會讓人失望,但越接近揭開的時分越會讓人興奮的東西。不管怎麼樣,周杰倫最後那一曲琴的確成功帶起一切高潮,以血浴琴的意象也夠教人屏氣凝神的了。

如果說劇本是本片的弱點,將之補足的就是音樂的部份。周杰倫畢竟仍然是以音樂才華見長。在本片中,配樂的應用不但拋去過去《霍元甲》、《滿成盡帶黃金甲》那種調性不合的問題,而且粉飾了過度保守的運鏡。尤其鋼琴演奏的部分儘挑些華麗的曲子馳騁,看電影居然看到「耳」花撩亂,或許很多音樂劇都未必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效果。立可白傳情的橋段,若非背景音樂的襯托,以周杰倫目瞪口呆式的演技,恐怕難達成效果;而一曲四手聯彈展現兩人的默契與情感,甚至超越所有喋喋不休的對白。如果要三問「為什麼不能說」,也許是因為彈的、唱的都比說的好聽吧。

周杰倫的確拍出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或許因為他知道他的長處和短處,才能對電影的拍攝用更謙卑的態度面對。本片的運鏡固然處處可見公式,然而公式之所以成為公式,實則多少代表一種能通過考驗的準則,雖無創見,倒也四平八穩。周杰倫巧妙的避其所短,再用音樂拉抬情緒,若非劇本的疏失,可以說拍出了流暢性十足的作品。這在許多新銳國片導演身上都難以見到,他們勇於創見,但不免有時候流於斧鑿。雖然把國片的將來寄望於一個插花拍片的音樂人是有些奇怪,但或許《不能說的‧秘密》的成功,多少對其他導透露了要找回國內觀眾對國片的熱誠,其中也有些難以說明的秘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