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好爸爸》將故事拆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就以「家」的大門做為分隔。家門以外,李天恩(古天樂飾)是逞兇鬥狠的黑社會角頭;家門之內,卻是為女兒做牛做馬的慈父。兩個世界在李天恩的悉心隔離之下,似乎就這麼精確的以隱形的家門為界,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然而,這種表象的和諧終究不能永久的維持;大人刻意隱瞞、孩子不願面對的壓力鍋終究引爆,成為電影衝突的高點。
張艾嘉在本片中應用了相當多門裡/門外這樣的元素,將情感的對比透過門的隔離加以強化出來。天恩與美寶(劉若英飾)第一次的邂逅,就是透過「打開警局訊問室的門」做為巧妙的暗喻;之後,美寶的父親在小孫女第一次進家門時,也拉上了門展現他的憤怒,但是父女之間捨不掉的情感,終究透過若隱若現的毛玻璃穿透出去;喜兒在幼稚園替慶祝父親節進行演出,一邊是在台後等待開門奔向父親的天真童心,另一邊則是被牢門禁閉的絕望懊悔,潔淨的玻璃門與沉重的牢門成為孩子/成人的最好對照;苗可秀與古天樂在醫院隔著廁所門的精彩對手戲,則貼切地展現了母子之間既貼近又隔閡的尷尬;李天恩與喜兒男友彼得(譚俊彥飾)的兩代互動結束在電梯門的夾縫之中,取而代之的是警官父親與黑道老爸同輩間的對立與和解。
從種種門的意象來看,也就不妨將在電影中加道門。因為這道門的存在,門裡/門外的世界可以簡單的被區隔開來;但是也因為有門的存在,使得兩個世界之間還有往來的空間,不至淪入極端的二元對立上。

然而,這樣的視角雖然十分別開生面,也可以製造前述場景中的對比趣味,但是因為全片只用這樣的角度去看門外的世界,所以效果是相當不彰的。李天恩在戲中是唯一要在這道門之間來去的,我們也只能透過李天恩的面貌來感受門裡/門外的不同。然而,劇本卻讓古天樂的演出只流於慈祥父親的一面,而不能像《殺破狼》中的洪金寶一樣,展現兩種面向的衝突,於是李天恩的角色也就跟著單一、平面了起來。畢竟,如果要將李天恩的黑道背景隱去,故事中的好爸爸就幾乎變成一個尋常角色,失去了特殊的賣點。觀眾看到李天恩努力漂白的過程,以及人在江湖的無奈,所以對於來自母親、妻子的壓力,或許還能寄予同情;但是他在外混得過於溫文儒雅,讓這些女人們給予壓力的強度上,卻有反應過度之嫌。

這些優秀的情感刻劃撐起了這部電影,然而,若是一道門只有門裡而沒有門外,這道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一個好爸爸》儘管只是部溫馨小品,但卻也顯得有些過分沉溺在家庭的溫馨之中,沒有辦法展現其中人與環境拉扯的勇氣與徬徨。鏡頭沒能夠打開門,多拍下一些外面的世界,是至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