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當看完《花與愛麗絲》之後不禁要感謝導演岩井俊二的大慈大悲,他幾乎拍出我認為近幾年來最好看了一部東洋純愛電影,若沒有這樣的作品問世,我想這塊領地永遠是泥做的吾輩難以進入的世界。
相較於其他講述少女友誼的電影,《花與愛麗絲》大膽地拒絕了容易操作的戲劇衝突點。「花」(鈴木杏,飾)與「愛麗絲」(蒼井優,飾)之間並沒有天差地遠的個性與外貌造型──當然,鈴木杏造型上還是被醜化了些,比如有一頭自然卷的亂髮,不過比起《下妻物語》和《NANA》中洋娃娃與搖滾龐客的對比,這實在算不得什麼。──甚至於,她們許多生活空間與興趣是有交集的,例如芭蕾或是夢中情人。個性天差地遠的人慢慢做起朋友的過程,本身就帶有極佳的戲劇性,而《花》片的自廢武功,無異使得電影本身說故事的能力必須面臨更嚴苛的考驗。

更有趣的是,活在這五彩繽紛世界中的幾位主角,好像紛紛得了失語症。最嚴重首推兩個少女之間的夾心餅乾男主角,除了校廉晚會落幕前讓「花」變成真的「花容失色」的金句之外,從頭到尾只有尖叫、喃喃的默諷無意義的繞口令,還有一些簡短兼沒頭沒腦的台詞。而兩位女主角,光聽她們在大雨中相互說明自己與男主角互動的情況,我就覺得本來看劇情時都一清二楚的腦袋,差不多也被她們講到打結了。

當語言都在失序的時候,電影的主線支線也就不在重要了。本片絕對沒有什麼「兩個女孩的生活之間不斷產生糾葛,以致她們的命運註定緊密結合在一起」這種陳腔。很多劇情裡花就是花,愛麗絲就是愛麗絲。花的社團生活,愛麗絲只有校慶時的驚鴻一瞥;愛麗絲與父親的互動、演藝事業的進展,花也算不上有過任何參與。敘事線在兩個女孩之間游移,而且很顯然刻意的在遺忘另一方。這在同類型電影中是很少見到的。不過仔細深究,這似乎才是生活的本質吧!

《花與愛麗絲》的表現實在太讓我驚嘆,若說它是處於日系純愛電影的「經典」,我想我也不會否認。毒舌挑剔如我者,都很難在其中挑得半根骨頭,這的確是我在觀影路程上,非常難以忘懷的一次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