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件禮服的祕密》(27 Dresses)的劇本出自愛蘭布羅許麥基納(Aline Brosh McKenna)之手,他的前一部電影劇本,就是大受好評的《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這一次再度出手,走得仍是溫情路線。在《穿著Prada的惡魔》裡,原著小說裡對於時尚工業的鄙視被削減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對角色的關懷。而這次《27件禮服的祕密》在對於婚禮商業化的譏諷之餘,依然免不了透過喜劇電影「美夢成真」的魔力,儘可能縮減批判的力度。
更何況,《27件禮服的祕密》對婚禮產業的描寫比《穿著Prada的惡魔》還要更薄弱,即使不用筆去削弱,能夠引起反思的效果絕對比《穿》片更低,所以本片更加著重在個人性格的層次。於是婚禮記者凱文(Kevin Doyle,詹姆斯馬斯登 James Marsden 飾)的不得志,並沒有太多戲份可以引起觀眾的焦點;而珍(Jane Nichols,凱瑟琳海格 Katherine Heigl 飾)如何擺脫擔任濫好人角色的悲情,則提供了劇情的主要骨架。如果順著劇情的邏輯,這當然只是一個找尋「真我」兼「真愛」的故事。不過當我回想起《穿著Prada的惡魔》中,對女魔頭米蘭達神來一筆似的關懷,整個思緒就找到了誤讀的藉口、逃逸的理由。
婚禮中的「伴娘」,社會角色上多半是新娘的親友,也就是說,這個位置是純屬於女性的,展現的是女性之間的交誼。那麼,假設本片也是以女性為核心的故事,應該是毫無疑問的。而從這個角度觀察,其實可以發現珍正是個典型的母職形象:任勞任怨、無微不至,而且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擺在後位。劇情裡,珍其實也極度守護著母親的形象,不但姊代母職地擔負起照顧妹妹泰絲(Tess Nichols,瑪琳艾珂曼 Malin Akerman 飾)的責任,還珍視著母親遺留下來的婚紗。傳統的母職角色成為她一直仰望的目標,甚至在面對愛人的時候,也用母親一般的態度給予呵護──當然,也許很多男人有戀母情結,但是真的面對一個和老媽沒什麼兩樣的女人,交給她的就不會是代表戀愛的浪漫花束,而是代表家務的冷酷乾洗單。

凱文在旁不斷開導她卸下這樣的角色,但以他所在的位置看來,實在有種說風涼話的感覺。就像他面對總編輯時的無力,以個人行為撼動整個社會環境的想法是不智的。珍在妹妹婚宴上將情緒爆發,結果卻是落得眾叛親離、連自己的良心都要補上一刀的窘境。可見在社會交際的大網絡之中,能夠期待的事情並不是展現真我,而是維持溫柔體貼的的形象,穿上禮服、用情誼換來虛榮的排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