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原本帶著對《魯冰花》的遺憾進到戲院裡看《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但是電影剛開始出現郭雲天(陳至愷飾)陽光微笑的形象後,我就隱隱感覺到不該對本片再帶著什麼樣的期望。最後果不其然地,《魯冰花》時代留下來的問題絲毫沒有在《新魯冰花》裡獲得解決,甚至以議員這個角色來看,過去陳松勇所飾的議員還會在競選照片的使用上容忍郭雲天桀驁不馴的直言,而新版的林議員卻一路負面形象到底,難得服務選民的事蹟也明確地被影射成作秀。相隔二十年後的電影劇本概念卻與舊作如出一轍,實在讓人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
舊的問題沒有解決倒也罷了,新的問題卻又產生。《新魯冰花》在段落的切割上實在過於細碎,以致於整部劇情結構相當的零散。例如古阿明的阿媽多出了「先生媽」這個特殊身分,導演甚至精心安排了一張招魂戲碼。但這個安排卻在後頭被郭雲天與林雪芬(周幼婷飾)三言兩語打發掉後,就與劇情再無瓜葛,讓前面精心的鋪陳變成空包彈;又例如導演刪去了姊姊的角色,以同儕的友情來填補兒童的觀感,但是對於古阿明(吳浚愷飾)好友的描寫卻也在人體素描的精彩好戲後突然斷頭。諸多精彩的支線被切成瑣碎的片段,實在很難令人看出經過多年的沉澱之後,這個老故事被賦予了什麼樣的新意義。
並非我刻意要挑剔這些細節的疏失,忽略掉新版導演最引以為創意的部分:多了歡笑而少了哀傷。事實上又喜又悲的故事比起單一情緒的故事,更需要重視情節的轉折,才不至於兩頭皆失。《新魯冰花》這種東拉西扯式的段落安排,其實是讓電影變得不喜不悲。
當然,最令我難以忍受的是,對於古阿明得獎的那幅畫作,《新魯冰花》的處理方式嚴重地削弱了電影的悲劇性。在舊版電影與小說中,古阿明都是先創作出那幅畫,然後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獲得了世界比賽優勝的榮耀。我不清楚為何新版電影卻要讓郭雲天先告知古阿明比賽消息,還交代他好好畫,古阿明才完成畫作。這樣的處理讓那幅原本無所為而作、只是真誠描寫生活的圖畫,一下變成有意為之,要供人評選的作品。這不但有違郭雲天強調畫圖只要快樂、只要抒發內心情感的教畫哲學,更糟的地方是,削弱了原作中最嚴厲的控訴。郭雲天的可愛與其他大人的可憎,就建立在前者具有一顆赤心之心,而後者為了合乎社會價值的期望而有諸多算計。古阿明畫作的天真童趣象徵前者,而林志鴻念茲在茲的是否像、是否得獎則象徵後者。當古阿明的畫作也失去無所為而為的純真時,整個故事的價值也隨之崩盤。
《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絕非因為舊作過於經典而難以超越,只是完全敗在自己不夠縝密的思考上。原本憑著鍾肇政的故事還能力保不失,但看到電影敲掉故事的樑柱而自廢武功之時,我所發出的嘆息恐怕是觀賞本片時,僅存的情緒起伏了。
9 則留言:
我對魯冰花的印象是很久一前的了!
但感謝~癮~的精闢評析~~
重燃對本片的回憶與興趣咧!
雖然不經意在7月才看到這部電影....
可是...真的是大濫作...
劇情先不講,在人物的裝扮...
實在是沒有切實感,以前的還比較好 = ='
劇情也亂七八糟,交代不清的
所以對魯賓花這部電影,
還是停留在之前那部比較好。
癮兄...看過你對《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 的評論,我卻有另一看法。
《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 的主情節在於小孩的教育,不是以舊觀重拍《魯冰花》,劇情郭雲天讓古阿明先知比賽消息,交代他好好畫,古阿明才完成畫作一事,其實是寓意成年人的責任,就是要好好培育和發掘小孩的天份,其後在結尾畫室之情節也作一次回應。影片名"孩子的天空"相信也道出了其主旨。
《魯冰花》乃文壇及電影經典之作,如《新魯冰花》依舊用舊觀拍攝,試問又何意義呢?癮兄之影評確實細膩,但坦言過於以《魯冰花》看《新魯冰花》,既然是新,何不以新角度作觀賞?
本人覺得《新魯冰花》不是悲劇,使我最難忘的就是古阿明那份天真可愛的笑容,《新魯冰花》使我意會的是,每一個小孩都是古阿明,好好培育古阿明,《新魯冰花》就是小孩的教育...
to Hars:
這樣解讀當然也是不錯,不過這樣一來我給的評價可能會更低。因為《魯冰花》這個故事如果主軸不變的話,該被教育的根本是大人。那些畫個畫心中俗務纏身的大人們,到底有誰夠資格去指導真的為了愛畫畫而畫畫的古阿明呢?
剛剛才看完電視台轉播 也在網路上查了一下資料
我也認為這是不一樣的主題
標題就特別註明了 孩子的天空
他要探討的比較是教育問題
而不是時代的悲劇
更重要的是背後有一個新的原型
--一個放棄市區大好前途 到篇批鄉下指導弱勢學生的美術老師
至於無所為而為
也許可以強調這一點
但我想那是因為 他希望小朋友在過世的時候
能夠是在滿足了願望的情況下 開心喜悅的離去 而不是充滿淒涼悲苦的結局 如果患病死去是必然的 但讓小朋友能滿足喜悅的離去 這是美術老師能夠做到的
那 要讓他知道得獎的訊息 當然也得知道有趣參加比賽 不然劇情會更加莫名其妙
更別說其實有加入和老師一起環遊世界畫出各地風景的夢想在內
新作要強調的重點顯然不是貧窮貧苦限制埋沒等等
所以連死亡方式也改變了
變成是有愛心的為了保護救助動物而死
可以看出重點並不在貧窮與否的差異
而有錢人的兒子 在劇情最後 也投身美術教育 顯然就是受到老師的感化以及古阿明事件的影響
先生嬤的(意義是要表示很厲害!非凡!)
先告知 在畫畫 後得獎! 老師(機會)找上他幾次(是在敘述 機會不停找上你!就要不停追!最終會有成果!)
老師說過!畫家死後才出名!
(所以阿明還是要被無能無知的上一代害死!)
每個人都是阿明 上一代的無知無能不要牽拖到下一代!(無能就算了!千萬不能無知啊!)
議員!表示在學校官商勾結!還會利用窮人作秀!(世界有這樣的人!會消失更多阿明!)
新魯冰花!?
(都說是新魯冰花,不用新的角度看!?還要把經典牽拖進去!)
原本帶著對舊魯冰花遺憾進到戲院裡看
(那就不要帶著舊魯冰花看!會有不同角度)
簡單的說 就是把舊的跟新的重疊到了!影評感覺好像是對新的發牢騷,有針對的感覺!
在次重申這是"新"魯冰花!要看就帶著看不同電影而不是舊魯冰花的心情吧~
說實在,在黑板上畫的舞龍舞獅,林志鴻畫的比較好耶,而且古阿明在知道自己沒被選上表現出的那種抓狂,讓人看了很討厭。
說實在,在黑板上畫的舞龍舞獅,林志鴻畫的比較好耶,而且古阿明在知道自己沒被選上表現出的那種抓狂,讓人看了很討厭。
改編到令人失望,簡直不可思議!魯冰花真正的意義居然被忽略?魯冰花是開在茶樹間的綠肥,花凋謝後落入土中,成為茶樹的養分,象徵著母親對孩子的付出和愛﹐原著中古阿明和茶妹失去的母親,所以她們藉著魯冰花懷念母親,而新版自以為是,改編掉這個隱藏在故事背後的精神寓意,那片名就直接叫<孩子的天空>即可,幹嘛還強調<新版魯冰花>?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