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超越與悲憫-評《看見台灣》

《看見台灣》在台灣登上大銀幕的首周,就面臨到《雷神索爾2》的強力壓境。本土、在地的真實,大概很難與外來的虛構英雄一爭長短,但是,《看見台灣》片中所揭諸的危機,卻不是一個英雄發威就可以除去的。觀眾對於電影的選擇,當然是種不宜分高下的自由;然而在電影的文本之外,這樣的風氣似乎也說明了,為什麼電影裡的台灣會出現種種令人怵目驚心的畫面,而身為台灣人的觀眾,卻大多渾然不覺。

導演齊柏林在媒體報導裡,總是以一種傳奇的樣貌現身:為了拍片放棄即將到手的退休金!然而不斷強調他損失了多大的經濟利益,並藉此捧高他的傳奇性時,無異於更助長了以錢做為價值估量標準的思考模式。做為這部電影能夠出世的唯一理由,我認為齊柏林的可貴並不在於捨利就義,而是他胸中有著悲憫的藝術家情懷,透過《看見台灣》企圖感染這塊土地上的人群。

我所說的悲憫,並不是指電影在呈現了台灣土地種種傷痕之後,仍刻意營造有希望的結局,而是指整部電影呈現影像的方式。在居高臨下、不溫不火的鏡頭裡,陰陽海、乾涸龜裂的淤沙、密密麻麻的抽水管、被鏟得破損不堪的山頭…每一項都可以跳到地面上來,拍成一部《不能戳的祕密》,讓既得利益者的嘴臉醜陋現形。但齊柏林始終保持著有距離的高度(無論是物理上或姿態上),寧願以緩慢而平穩的鏡頭移動,將詮釋或者思考的權力讓渡給觀眾。這似乎意味著,齊柏林對於台灣的人性有著相信,對於台灣土地的現況,他認為只要呈現事實就足以喚起良知,不需要用更嚴厲的手段去鞭笞進場觀眾的心。

齊柏林的悲憫是否過於樂觀,我且不予評斷,然而在後製之後,吳念真文藝氣息濃厚的旁白、何國杰引導情緒的強烈音效,可以說完全干擾、遮蔽了原本的思想價值。雖然濃烈的情緒足以令愛這片土地的人糾結、心碎,進而提高了電影的賣相,但我仍認為那些聲音在近年來早成老生常談,有識之士聽得痛心疾首,而其他常人早已麻木,倒還不如齊柏林的溫柔鏡頭來得震撼了。

做為一個優秀的影像工作者,齊柏林在拍攝上為台灣的觀眾啟發了另一個關懷土地的角度,跳脫草根的形式與視界而不倒往暨得利益的一方,相當可貴。然而他畢竟非一個有素養的思想家,因此當他打算在鏡頭中更進一步為土地問題提出解答的時候,就出現了力不從心的情況。

在電影後半段提到了洪箱與賴青松的故事,這兩個人一東一西經營有機村,理念、行動力與創意當然都令人感佩,然而有機農業在國土保護與消費心態轉變的大議題中,只能夠算得上極小部分的解決方式之一,宣誓的意義大過於其他。儘管電影本身並無意說明這兩個例子就是全部的解答,然而對比於前面大半的影像裡的高度與廣度,在提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時,題材卻如此地侷限,不免在佈局上有了頭重腳輕的味道。其實,齊柏林大可將解答的權力也釋放給觀眾,直接以「拍手歌」的畫面詩意收尾,或許能讓《看見台灣》在台灣環境議題紀錄片中開啟更大的格局。

2 則留言:

轟ㄟ專用 提到...

同意關於後製的看法
吳念真的口白是有些多
但比起煽情不知節制的音樂好得多
整部影片九十分鐘下來
扣掉銜接的全黑畫面不算
沒有音樂的畫面大約只有五秒鐘
完全霸佔觀眾對影片的詮釋空間
讓我完全無法認同
另外關於有機農業的結尾同樣有不知節制之嫌
我個人甚至認為拍手歌也顯得矯情而多餘
有點可惜了的作品

絕色國際 提到...

你好,我是絕色國際小編,我們是電影公司 方不方便和您要您的姓名電子郵件電話聯絡資料 (和部落格) 好讓我們寄首映會或是交換卷給您嗎? 來信請寄 fcf.movie@gmail.com 祝您有愉快的一天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