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說周杰倫是台灣目前的一線電影明星,這句話可能要押上一個電影評論者不知道多少才能建立起來的聲譽,幸好我只是個小小部落格上自封的影評人。看到大廳中滿滿的觀眾、聽見國片放映廳起久違的哄堂大笑,實在不得不承認周董有其獨特的魅力,在演技已經經過《頭文字D》、《滿城盡帶黃金甲》、《不能說的‧祕密》等片的考驗之後,仍然廣為觀眾所接受。這等號召票房的魅力是目前枱面上所有台灣演員都缺乏的,其實也是重振國片產業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所以儘管身為影痴、影迷者可能很難接受這樣的說詞,但我必須表達對於周表示將來會持續投入華語電影一事,表示樂觀其成。
由朱延平執導的鼠年賀歲大片《功夫灌籃》中,依舊可以看到朱氏電影特有的浮誇風格,不過比起過去將這樣的風格應用在表演與笑料,這次的朱導把注意力集中在打鬥以及球場較勁的特效上,也讓整部電影雖然未能有什麼藝術成就,但是在觀眾的接受度上,顯然已經比較能夠貼合當代口味。
平心而論,《功夫灌籃》的毛病已經不需要挑剔就可以輕易的指出來:首先,劇本的構思除了太容易站在《少林足球》的陰影下之外,在笑點的設計上還是脫不了全盤抄襲既有的笑料,而缺乏改編的心思。其次,影片的高低潮節奏缺乏適當的掌握,將熱血的場景在前半段過分集中的托出,感情的鋪陳又在後半節突然每一條線都引了進來,結果造成觀影的情緒在前半段疲乏、後半段錯愕。最後,難關的設定太少,解決的方式又太順利,一路過關斬將的模式缺乏足夠的情感刺激。
相較於台灣導演對於觀眾口味的刻意背離或是不熟悉,朱延平選擇面對觀眾,卻也難免過分的缺乏自信。我相信《功夫灌籃》的問題出在過分的加料,畢竟在許多小片段裡,朱延平居然流露出令人咋舌的情緒控制能力與幽默感。
比如說周杰倫與曾志偉單獨對戲的幾個段落,就碰撞出了令人驚喜的火花。雖然一個是角色千篇一律、以不變應萬變的電影生手,一個是舉手投足皆能成戲的老戲精,但是湊在一塊兒毫無不協調的感覺。尤其在決賽高潮過後,即使經過冗長、極度令人無奈的後續交代,周、曾二人的重逢居然連看片看到冷靜如我者,都差一點為之動容。除了曾志偉的長篇獨白及特寫讓他能充分展現表演的力量外,橋段的設計也擺脫了慢動作無聲重播的做法(不過,在本片其他段落倒是應用得過度),用個令人會心的小動作成功的引出令人期待的結局,可以說是至為成功的手法。
那麼回頭檢視笑點的應用,其實包括對武功祕笈的消遣、無名師弟的無厘頭反應、曾志偉不服輸的賭氣演出等等,都足以令人為之開懷捧腹。可惜偏偏要加入流傳以久的網路笑話、影射眾所周知的體育主播,這些與主要劇情幾乎沒有關聯的橋段,反而落了批評者的口實,而掩蓋了編導真正的創意及用心。
回顧朱延平過去時常為人詬病的缺失,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也不難想像。過去的朱延平曾有過輝煌傲人的票房保證,在不敢失去市場的情況下不斷冷飯重炒;現在的朱延平在票房成績上可以算是歸零再起,卻又貪戀於現有的成功素材而怯於取捨。對於觀眾來說,《功夫灌籃》的問題不再給得太少,而是說得太多,只要能夠刪去一、兩個笑料,只要能夠翦除一條感情支線,只要少請幾個大牌諧星客串、將戲份集中,這部電影能夠帶給觀眾的滿足會更多。
所以,在《功夫灌籃》裡我們同時看到了驕傲與怯懦。周杰倫特有的傲氣與才氣,讓他不畏批評,一部接著一部扛起了國片票房的奇蹟;而朱延平的怯懦,讓他對於市場越是尊重,卻越為自己推疊了成功的絆腳石。周董能否憑著傲氣在演技上闖出新的名堂?朱導又能否擺脫長期以來的怯懦,真正的突破自己?無論對於這兩人的電影成就評價如何、印象如何,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個問題在未來台灣電影史上,應該會具有關鍵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