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屆《愛在他鄉的季節》:
入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音效、最佳剪輯共九項。拿下影帝、最佳剪輯、最佳音效三項,槓六項,另得到安慰性質的特別獎。
30屆《秋月》:
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音效四項,全槓。
同屆《誘僧》:
入圍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動作設計、最佳電影音樂,共計七項,得到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電影音樂,槓五項。
33屆《浮生》:
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兩位)、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電影音樂計八項,只拿下最佳音樂,槓七項。
46屆《如夢》:
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音效九項,全槓。
四屆金馬、五部電影,羅導演的作品入圍37項,平均每次都有九項以上的入圍,不過只拿下六個獎項,堪稱金馬最愛折磨的導演。
跟金馬無緣的羅卓瑤(最右邊)

1 則留言:
這次最慘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