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玲導演在她的新作《漂浪青春》裡幽了自已一默,在劇情中,有個重要的內心戲裡,赫然出現了前作《刺青》的海報──只不過,原本海報上的主角楊丞琳與梁洛施,因為劇情需要被換成兩個男同志上陣。也許,正因為會進入戲院看《漂浪青春》的,多半都是對國片較有觀注的觀眾,這個設計在影廳裡引來不少會心的竊笑。
事實上,同樣都是觸碰同志議題的劇情片,即使無需這樣的設計,在看《漂浪青春》的同時,很難不把《刺青》放在周美玲的創作歷程中進行相互間的比較。就個人的評斷而言,《漂浪青春》在各方面的表現上,其實都比《刺青》要來得精彩,甚至可以說,比起台灣新年來許多同志議題的電影都還要來得精彩。在《漂浪青春》的故事裡所顯現的同志困境,大大擺脫了個人情感傷痕的賣弄,將社會結構性的大問題,精準地反應在小巧簡短的故事中,同時又能緊密地與角色間的情感互動結合,使問題的探討動人而不說教。這樣以小搏大、以簡馭繁的功力,與《刺青》龐大卻紛亂的節奏相較,真可謂高下立判。
而更令人感到可喜的地方是,擺脫了《刺青》那般五光十色、炫目動人的奇幻情境之後,周美玲將氣力轉移到建構角色本身的生命力上,這使得同志的故事總算踏實了起來。在《漂浪青春》的人物塑造上,雖然處處都有《刺青》裡的影子:有暴露肉體換取工作的少女、有夾在愛人與手足間掙扎的女性、也有因失去至愛而痴呆的角色。然而,這些人在《漂浪青春》裡,這些強烈的情感回到了日常生活中,不必蒙上次文化的包裝。甚至,角色的年齡也跨出了青少年,刻劃了更多年齡層同志的美麗與哀愁。在這樣真實、多元的角色賣力演出下,總算能夠撐起故事的骨架,也讓無論是同志或非同志的觀眾更易獲得情感的同鳴。
很可惜的是,在沒有明星光環加持、宣傳與通路也大幅縮減的情況下,《漂浪青春》要挑戰《刺青》全台票房的亮眼成績,恐怕相當困難。也就是說,對觀眾而言,這兩部作品之間的比較,正暴露出雖然花錢買票的是消費者,然而消費者卻往往很難說真正擁有對電影的選擇權,這實在是個令人相當無奈的問題。
話說回來,儘管本片的表現令人驚艷,然而從其多段故事架構裡,也不免透露出某些疑慮。因為以這樣的故事呈現來說,只要透過場景讓觀眾發現其中的角色生命的交錯,並且在交錯的鏡頭上做一些避覆的巧思,很容易就能營造出討喜的情境,讓觀眾樂於像玩拼圖般,慢慢將導演割裂、打散的故事線一一拼湊回來。許多原本不易討好的故事,在這樣的技巧下很容易為觀眾帶來觀影樂趣,也使得近年來不少國片導演也開始應用這樣的技法。像是2006年鄭有傑的《一年之初》、2008年陳芯宜的《流浪神狗人》都是應用此道的例子。然而,表面上看似有趣的結構,實際上卻也掩飾了導演經營故事節奏的功力。那些「交錯」的巧思往往使得觀影的情緒受到嚴重的干擾,在會心一笑的剎那,其實也代表觀眾正意識到(而且是因為被提醒,所以意識到)他們現實的身份,對於整部電影的投入,也就無法始終保持全心。
事實上,《刺青》動用了大量的詭譎特效卻依舊令人感到不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該片對每個橋段之間的轉場過程有些難以掌握,導致觀眾可能可以理解、卻無法同情人物的情感轉變。《漂浪青春》的流暢節奏,是建立在多段式小故事架構上,這樣的架構隱藏了轉場所需的鋪陳、節奏掌握與合理性的要求,只需要寫意式的火車場景,再加上人物若有所思的演出就能完成。這樣的取巧方式終究使得這部電影的成就有其局限,只能在小情節中爭取平淡的感動,而缺乏一再回味的震撼力量。儘管大塊與小品間並無價值高低的問題,然而若無法突破單一的格局,對任何藝術創作者而言,都將會是創作生命的危機。周美玲導演能否在未來的作品中證明其掌握更大架構故事的能力,恐怕對於關心國片的觀眾來說,是相當值得觀察的事情。
2 則留言:
聽你這樣一評論
本來只是在關注的我反而想去看了
to 亨先生:
去看吧、去看吧!我真的覺得這部很精彩,可以衷心推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