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的影視好像很「眷村」。2008年下半,中視接連推出《光陰的故事》大紅大紫,2009年就接著把《閃亮的日子》也送上小螢幕。而楊凡也透過《淚王子─清泉一村的故事》描繪了自己心目中對於眷村的記憶。
眷村的存在,就等於在台灣各城市的地圖上,鮮明地評點上1949年以來,關於歷史、關於政治,以及關於民族的權力轉變。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新住民經過60年的「流亡」歲月,如今不只多半已經凋零,甚至他們的第二代也多漸漸步入退休年齡,正慢慢將社會的責任移交給做為社會新血的第三代。老舊眷村逐一改建並引發了許多關係社會正義的爭議;眷村子弟泰半已融入台灣社會,並開始學著使用「台灣人」及其相關的詞彙做為自我身份的標記(暫且不論他們對此一詞彙詮釋上存在的巨大差異)。顯然這一陣子的眷村熱潮已經不再單純是眷村子弟在搜尋他們對過去的記憶,更多的可能是年輕一代喪失眷村身分的台灣子弟,以獵奇、趣味的心理去聆聽的傳說。
楊凡應該也感受到這樣的氛圍,所以在《淚王子》裡,他對兩個著名影星做了不同的處理:40到60年代間以《蕩婦心》、《一代妖姬》、《玫瑰花開》等片走紅的白光,在電影中只有在孫漢生(張孝全飾)的口中只微喚其名,不聞其絕代風華。至於她在歌壇留下的知名作品〈如果沒有你〉、〈等著你回來〉、〈魂縈舊夢〉等在楊凡的心目中,竟然還不如1994年《紅玫瑰白玫瑰》的主題曲〈玫瑰香〉、〈紅玫瑰夢醒無痕〉適合做為烘托年代氛圍的配樂。反觀1959年才剛以《歸來》摘下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獎的張小燕,在劇中莫名地「回到過去」,提前幾年出現在清泉一村村民的眼前,還讓高捷特地盛讚這位「童星」的豐功偉業。畢竟,白光的經典已經成為年輕一輩難以了解的過去,而張小燕的名號卻仍然在當今娛樂界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不斷宣稱他要拍出童年記憶的楊凡,實際上就如同對白光與張小燕的處理一樣口是心非。《淚王子》的影像語言充滿了21世紀的思維,例如在描述丁叔(范植偉飾)這個白色恐怖的象徵時,刻意展示巨幅的國民黨黨徽或國父像,諷刺的意味濃厚;關穎與朱璇扮相的性感與華麗,嚴重超越那個時代能夠承受的底限,而兩人上演的同志情,雖然就當代台灣電影看起來一點兒也不驚世駭俗,然而以性──還是同志的性──做為對抗國家論述的武器,這樣的情懷在白先勇的《台北人》當中,恐怕也是看不見的。
可以這麼說:楊凡選擇「再現」的眷村歷史,其實跳過了他或者原本當事人焦姣的時代,在意識型態上試圖直接與現代的觀眾接軌。《淚王子》中不只「清泉一村」是個虛構的,甚至整個時代也都是虛構的。在假的時間、空間裡,楊凡再混入真實的「人」(嚴格說起來,是他們的「代號」),讓電影變成假中有真、真亦為假的混沌幻境。只不過,那些太過唯美的場景、太過遲緩的空鏡,或者魔幻到太突兀的死者返家情節,在在都與當今流行的好萊塢電影中,明快、直覺的敘事有所扞格。兩相矛盾之下,讓《淚王子》變成一種尷尬的存在。
《淚王子》的脫軌應該肇因於楊凡對於故事的輕忽。關於那些直實故事的片段,不僅未能找到一個適切的敘述者,出現小孩、大人跟旁白不斷搶奪敘事者身分的奇怪現象,更缺乏一分故事的中心思想。於是,那些沉重的時代眼淚就僅能教人沉悶地嘆息,而無法深切地撼動人心了。
1 則留言:
今天無意間看到這個部落格
真喜歡你的電影部落格
評論見解很獨到啊~讚!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