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兼愛勝親親-評《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在講一段壯烈的人獸大戰歲月,儘管打鬥佔據了這部特效爽片絕大多數的時間,不過片子放在曾經拍出《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的墨西哥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手中,古板的災難片裡也還是看得到一些暗喻的趣味。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劉若英《親愛的路人》:觸角廣泛、表現參差


《親愛的路人》距離劉若英上一張專輯有三年,據說經過一年半的籌備,大致上整個曲目的在音樂方的探索的觸角很廣,是值得肯定的。有找來前張專輯合作成果不錯的陳韋伶獨當三首撐起主旋律,陳小霞、陳綺貞、許哲珮與徐佳瑩,幾位不同世代的創作才女也分別繳出了各自擁有獨特風格的作品。也有前脫拉庫的主唱張國璽、合作過《一輩子的孤單》的深白色等等。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拍電影沒那麼容易-評《港都》

《港都》基本上是看預告就覺得會是爛片的電影,但是衝著周守訓由立委轉戰電影導演的噱頭上,還是讓我忍不住好奇之心進場想要親眼見證會有多可怕。平日基於尊重電影而不肯在影廳內飲食,倒是在買這張票的同時順便點了爆米花套餐,抱著進去等著看這部片到底能玩出什麼把戲。

非科班出身當導演其實一向不是台灣觀眾很在意的事情,周杰倫跟九把刀的作品甚至在口碑跟票房上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港都》的問題出在導演,但是這肯定跟周守訓原本在做什麼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整部電影呈現出來的毛病已經不是「技術瑕疵」,而是絲毫沒有電影的感覺,好像一個第一次拿到攝影機的人隨便亂拍的東西硬要湊成堆。片中從劇情、人物、配音、配樂、剪接、攝影,無一不崩壞,實在叫人「嘆為觀止」。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演員到位,支線飽滿,主題虛浮-評《志氣》

《志氣》海報在走進影廳以前,我十分擔心《志氣》會背著許多包袱。第一個包袱是郭書瑤那種賣萌的形象,是否能有足夠的說服力去演出一個粗勇的拔河隊體保生;第二個包袱是本片選擇「台灣之光」式的運動題材,令人懷疑會不會過度地賣弄熱血,反而使人冷感;第三個包袱則是會不會跟者台灣這幾年電影的風向,故意賣本土、賣笑料。這些包袱,身為新銳導演的張柏瑞不能說完全丟掉了,但是也沒有完全背上身,讓電影的腳步走得雖然不夠輕盈,但是還算是穩健。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私密情書

評論文字,往往冰冷如鋒,犀利地割裂文本的表相,在深入剖析的同時將作品肢解。不過李幼鸚鵡鵪鶉的影評卻不是這樣的。請注意《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這本書的書名,它不是《雷奈、費里尼及其他多位電影人之美學探討》,開頭「我深愛的」四字盡得菁華,書中文章更似一本情書大全,除影痴外,可能也適合推薦給只剩下line表情符號這等貧瘠情話的當代戀人們。我狂想著:書名既然要截短,倒不如就叫《我深愛的…》,再找言情小說封面畫家,以書中幾個主要角色來點手繪封面,更貼合書中真相。(本文以下便決定取巧地以此四字作為書名縮寫)

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女人床上見格局-評《花漾》

我是從馬祖這個地方,先建立了對《花漾》的想像。在我踏上這塊自稱「國之北疆」的土地時,北竿芹壁村仍留著許多劇組打造的佈景。海盜蔡牽的傳說與片中流嶼的鬧街比鄰,沒有電影院的馬祖人津津樂道有導演來拍了海盜(但其實是海上秩序維護者)的故事,還有扮演海賊頭子的任達華親民無架子。

不過周美玲顯然志不在真的來拍一部台灣版的《海賊王》或者《神鬼奇航》,雖然海盜的元素有了、雙胞胎感應跟鬼神的意象也有了,這個在《刺青》就玩過特效鏡頭來寫小情小愛的導演,目光仍然放在青春的女體上。當年的梁洛施、楊丞琳,到了2012年末換成陳妍希、陳意涵,雙陳在《聽‧說》之後重做姐妹,既沒了鄭芬芬鏡下的美麗(迄今我仍認為陳妍希最美的樣子在《聽‧說》裡隔窗眺望的病容,不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俏馬尾),也沒有當時對戲的默契。兩個台灣女旦對古裝演出駕馭的尷尬,平白讓沒什麼戲份的李小冉真成了出水芙蓉,一枝獨秀。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美夢滿溢-評《逆光飛翔》

電影嘛!把觀眾趕進一個黑漆漆的空間裡,還要關手機關任何通訊器材,一個半小時對著銀幕上虛幻的光影,燈亮之後空空如也。這種玩意卻可以讓人花一筆不小的開銷,消費時圖的,也就是個美夢而已。所以《逆光飛翔》能在台北電影節獲得觀眾票選獎項,大概就是因為它帶著觀眾做了滿溢的美夢。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五樓的專業-回應藍祖蔚的《BBS鄉民的正義:專業論》

請參考:BBS鄉民的正義:專業論

在鄉民的世界裡,無處不kuso、無處不解構,比方說「專業」。在日常生活裡如果我說一個人是專業的,那麼他表現出來的就會是一種行家的態勢,可是如果在BBS上,專業未必是專業-好比說五樓都是專業。當鍵入ID的那一刻這個世界的語言會變得有些撲朔迷離,與一般的用語外貌相同但意義卻極不一樣。《BBS鄉民的正義》有其專業上的疏失,不過當影評人越過他熟悉的世界要跨入網路的第一端時,難免也誤會了「專業」。